热搜词:

增持回购提振当下信心 也在优化A股长期生态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4 月以来,A 股市场掀起密集的增持回购潮。Wind(万得)数据显示,4 月 6 日晚间至 28 日,共有 232 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操作,合计回购 2756 万股,回购金额高达 91.65 亿元;同期,还有超 260 家公司发布股东增持相关公告。这一举措不仅及时回应了投资者关切,更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在经历短暂的剧烈调整后,A 股迅速回暖,截至 4 月 29 日,上证指数已收复 4 月 7 日当天的绝大部分跌幅,展现出市场的韧性与活力。

增持回购的意义远不止于短期托举市场。作为长期的制度化安排,其对 A 股生态的优化作用正日益显著。首先,密集的增持回购能够对 A 股走势产生积极影响,成为投资者重要的决策依据。回购与增持节奏基本同步,观察回购情况便可洞悉其长期效应。回顾历史,在 2018 年 10 月前,由于相关制度尚不完善,A 股回购并不普遍。而在 2018 年 10 月,《公司法》对回购股份情形进行完善,新增三种回购情形后,当年 A 股回购金额便超过 490 亿元,远超 2017 年的不足 80 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8 年 10 月正是当时 A 股的低点,以此为起点,万得全 A 指数开启了长达 3 年的上涨行情,累计涨幅超 76%。再看近期,2023 年 12 月,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降低回购触发门槛,放宽回购基本条件、窗口期及实施期限等。随后,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2 月,A 股再次出现密集回购,而这一阶段也恰好是市场阶段性底部。这些经验表明,每当密集回购出现,投资者信心得以稳固,市场走势也能保持稳定。

其次,增持回购的长期价值体现在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上。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回购预案公告 30 日、90 日后,绝对和相对收益率均呈正值;1 年和 2 年后的绝对和相对收益率同样为正,且远超短期(30 天和 90 天后)收益率,充分彰显回购对上市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主动回购(如用于注销、股权激励、市值管理等)相较被动回购(如激励股份注销、业绩承诺注销)收益率更高,并且回购股份比例越高,收益率也越高。这意味着经营质量越高的企业,越有主动回购的意愿与能力,而回购推动其价值增长的效果也越显著。市值增长是投资者 " 用手投票 " 的结果,这一过程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随着制度供给不断完善,增持回购的可持续性也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一方面,央行新创设的政策工具,为增持回购提供了充足且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国版 " 平准基金 " 的落地,有效降低了增持回购风险,进一步激发了上市公司的积极性。这些利好因素将持续助力市场长期向好,投资者对此有目共睹,也能切实感受到市场环境的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