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开源开放 迎接未来(记者手记)

刘少华

这个春天,因为“走进民营企业看创新”系列报道,我走进了多家与AI有关的企业采访。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在今天这个时代看企业创新,很难不与AI产生联系。千行百业都感受到了AI带来的全新可能性,都在试图拥抱AI,插上AI的翅膀。

面对未来,AI正在日渐成为“基础设施”。过去,我们总说互联网就是未来的水电煤,如今AI也越来越有这样的苗头。大模型、多模态等词汇,一两年前还是很新的概念,如今正飞入千家万户。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工作中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与AI商量,用AI解决。这个行业如何发展,关乎无数企业、家庭与个人的未来。

有趣的是,在采访阿里的AI发展故事时,我先后被介绍去了三家阿里之外的机构,而不是直接到杭州,与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坐下来聊。即便去了阿里云主办的“AI势能大会”,看到的也主要是前来参展的各家公司产品。

我想,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阿里在AI发展上走的是开源开放路线。衡量其AI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合作伙伴的发展状况。

这家中国公司的开源开放已经走在国际同行前列。据统计,从2023年至今,阿里通义实验室已开源200多款模型。目前通义千问在全世界的衍生模型数已经突破10万,超越美国Llama,成为了世界第一开源大模型。今年4月2日,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更新了大模型榜单,阿里通义千问近期开源的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Qwen2.5-Omni登上总榜榜首。

平台型公司本质上非常依赖行业生态,水涨船高,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当来自实验室的更新,与来自千行百业的真实需求相遇,才有可能检验想法是否正确、办法是否可靠。

这在科技发展史上也不是秘密,而是被反复验证过的规律。人类的智慧正是在一次次开源开放中,互相激发、互相结合,才有了更多向前一步的可能。今天AI发展一日千里,大模型竞相登场,正该是中国企业携手向前、共创未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