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参”情满满的中国南方海参之乡,要让“霞浦海参”销往千家万户

人民网宁德4月12日电 (江苇杭)“希望大家常来宁德、常来霞浦,品鉴鲜嫩弹牙的北纬27°海参,漫步光影变幻的滩涂画廊,体验‘海上田园’的渔家风情,共绘‘耕海牧渔’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4月11日,宁德市副市长郑忠辉在2025霞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为宁德和霞浦发出邀约。

活动现场。朱世刚摄

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朱世刚摄

在“中国南方海参之乡”霞浦举行的这场活动,以“高质量 树品牌 兴产业”为主题,充分发挥霞浦海参产业的经营主体作用,汇聚行业力量,搭建全国海参人交流交易平台。国家、省、市县相关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外地客商、企业代表、养殖大户代表等参加活动。

会上还举行本届“参王争霸赛”颁奖授牌、霞浦海参预售签约、区域特色水产品品牌共建合作签约、本土化海参推介等环节。海参养殖、加工、营销等代表进行了一场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探讨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南北协作、区域合作,共同绘就经略海洋新“蓝”图。

期间,还举办2025年霞浦海参“参王争霸赛”、霞浦海参产业现场考察和霞浦海参交流会等多场活动。

2025年霞浦海参“参王争霸赛”。魏海平摄

山海共耕,“参”情满满。霞浦县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以海为田、以民为本,注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养殖模式从“北参南养”到“南参南养”,再到“鲍参混养”的不断探索,推动海参成为霞浦首个“百亿级”养殖单品,创造了“从无到有”,再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渔业传奇。

“当前,面对市场挑战,霞浦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立足延链强链补链,着力突破本土化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等技术瓶颈,加快推动海参肽、医用胶原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并联动文旅、电商、冷链物流,全力打造‘霞浦海参’区域公共品牌,让‘霞浦海参’销往千家万户。”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表示,海参产业是霞浦县近年来新崛起的“蓝色引擎”,全县已形成了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霞浦海参养殖场。郑培銮摄

据悉,海参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不含胆固醇,具有多种药用价值。2003年11月,霞浦县引进山东长岛海参小苗,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2007年,在霞浦县海区进行吊笼养殖并取得成功,从此,霞浦县开启了利用11月至次年4月南北温度差异进行南北接力养殖海参的“新纪元”。此后,“北参南养”在霞浦县持续增量发展,2024年,海参产量达10.2万吨(鲜活),占全省90%,占全国30%,产值约102亿元。目前,霞浦已成为我国“北参南养”的主产区、拉缸盐海参集散中心和南方最大的仿刺参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