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万千气象看四川·青白江④ | 全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19家

青白江是西南地区“工龄”最长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新闻发布会现场,青白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小彬就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之路答记者问。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区,青白江区工业基础雄厚,管网、通信、电力、燃气、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团队等产业发展的保障性配套非常完善,生产要素富集、工业口碑优良,这些条件造就了青白江区制造业产能强大,产业体系及产业上下游链条完备,像我们成都天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风电轴承等产品,从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成品运输、投产使用全链条都能在青白江一条龙完成,且公司具备年产2万台(套)海洋风电轴承、30万台(套)轨道交通轴承、50万套精密轴承的生产能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销量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王小彬介绍说。“在制造强区这一产业‘头号工程’的引领下,全区26个大类、81个中类、124个小类的工业发展格局持续巩固。”

如今,在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青白江聚焦科技赋能生产,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6年)》,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举办“创客中国”大赛等引智活动,建成数字化车间13个,智能工厂3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48户,持续展现全区多元“新质生产力”。

紧跟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布局,青白江聚焦培优做强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商业航天等主攻产业,现有重汽成商、天一华宇、鼎泰新材料等规上工业企业319家。“如今,海上的轮船安装着我们的轴承部件、陆上飞驰着我们产的新能源车、天上还将翱翔我们参与制造的火箭,可谓‘海陆空’全产业链齐发。‘上天入地 通江达海’不仅是青白江的枢纽优势,更将成为‘青白江造’站上世界舞台的新目标。”王小彬介绍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丹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