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被举报逃课,转专业梦碎!唐尚珺大学还能好好读吗|大象夜读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放在36岁的唐尚珺身上再合适不过。最近,这位因高考16次走红的“最牛复读生”,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举报他在大学“频繁逃课”,要求学校开除他。唐尚珺却淡定回应:“无聊得很!”

★逃课风波?当事人:我请假了!

4月8日,某网友在社交平台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的唐尚珺多次旷课。

网络截图

该网友称,3月10日,唐尚珺去北京拍摄,3月12日周二早机飞回广州,为了炒作这两天无故逃课。4月4日唐尚珺过节返回老家,8日抖音IP地址依然在广西,还有同学指出唐尚珺没上英语课被抓,4月7日、8日逃课。

该网友表示希望学校开除唐尚珺学籍,还发出了疑似向华南师范大学校长信箱举报的截图。

网络截图

4月10日,唐尚珺向媒体记者表示,这个网友“没事找事”。

他说,第一个,去北京是周一(10号)下午回来的,请假了,没有所谓的11号;第二个,清明节回家了,买的是7号上午回校的票,也请假了,而且抖音的定位不是实时更新的;第三个,4月8日,英语课去校医室,后面也补假了。

针对唐尚珺的投诉从上学期到现在陆续出现,“躺枪”的却是他的辅导员。唐尚珺说:“让人无语的是,每次投诉按照学校规定,我们辅导员都要去回复三千个字。”

★当“复读生”遇见“追梦人”

逃课风波之外,唐尚珺还干了一件“大事”——3月24日,唐尚珺发布“到访清华”的视频,见到了35岁再考清华的当事人李龙。两人在清华图书馆前,像照镜子一样打量着彼此。

35岁的李龙去年高考626分,因不服从调剂落榜,今年放话“冲击700 ”;36岁的唐尚珺去年则结束16年复读,成了华南师大的大一新生。两人探讨了关于梦想、大学、未来等诸多话题。

唐尚珺和李龙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实际上他们截然不同。李龙原本就毕业于清华,在事业成功、实现财富自由后,想通过再次学习为职业转型做准备。而对于唐尚珺而言,“清华”此前是一个代表梦想的符号,模糊而遥远。

★转专业失败,执念从清华“转移”了?

如果说被举报逃课是“小风波”,那转专业失败才是唐尚珺真正的“暴击”。今年4月,他申请从信息工程专业转入物理师范专业,却因绩点未达3.5被拒。他在视频里自嘲:“转专业的愿望估计要成为泡影了。”

评论区炸了锅。有人泼冷水:“即便转专业成功,但是毕业后会因年龄偏大难以进入编制。”也有人鼓励:“考个教师资格证也可以当老师,愿你心想事成。”

接近唐尚珺、对其颇为了解的某教育集团某校区顾问说,“他放弃对清华的执念了。但现在,他把这种执念又转移到专业上”。

★16年复读路,到底图什么?

唐尚珺的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那一年,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了372分。父亲那句“知识改变命运”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为了“至少上个二本”,他开启复读之路,却意外陷入“清华执念”:被中国政法大学、厦大等名校录取,他却一次次放弃。

2016年,纪录片《高十》让他成为舆论焦点。网友称他“高考钉子户”,他却表示,自己不喜欢复读,只是觉得出路只有高考这一条。2023年,他考了594分决定“收手”,却因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重头再来。

纪录片《高十》截图

去年,唐尚珺终于成为华南师大的大一新生。他说:“我想尽快毕业,给妈妈盖新房,带她去看北方的雪。”但评论区还是有人追问:“用16年换一张文凭,值吗?”

★家长课堂

从唐尚珺身上,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什么?

1.“坚持”与“偏执”的界限:

唐尚珺的16年,是坚持还是自我消耗?和孩子探讨:目标是否需要根据现实调整?当一条路走不通时,如何理性转向?

2.人生规划不止“一条轨道”:

唐尚珺曾说,因为个人认知有限,觉得好出路就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引导孩子思考:除了分数,还有哪些能力值得培养?如何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大象新闻说

我们是否也被某种“执念”困住了?高考、文凭、年龄……这些标签真的能定义人生吗?

或许,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考多少次”,而在于我们是否敢于跳出循环,去旷野中探索风景,迎接未知。毕竟,人生的答案,从来不止一个。

互动话题

#轨道or旷野# 你认为人生应该按部就班,还是勇敢“脱轨”?评论区等你“开麦”!

文章综合自极目新闻,潇湘晨报,长江云新闻,九派新闻等

★副校长翻译抄袭论文;大批留美学生签证被撤销

★高三男生同时被中国人大、上海交大、浙大提前录取

★2025年郑州中招体育考试,日程安排、考点出炉! [

编辑:牛娇娜 | 审核:靳晖 彭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