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抱团出海”开新局:一月内四支团组率队出海,全力打好外贸“突围战”
当“企业出海”成为年度经济热词,“不出海、就出局”成为政府和市场的共识,武汉这座城市已按下出海加速键。
早春之际,武汉以“抱团出海”的模式打响了今年的外贸“突围战”。3月29日-4月9日,由武汉市商务局组织的4支“抱团出海”团组率队61家武汉企业分赴德国、西班牙、俄罗斯、阿联酋、英国、波兰、美国等地,开展了一轮为期12天的经贸交流活动。
据武汉市商务局统计,2025年“抱团出海”早春行动共对接600余个海外客户,经贸合作意向金额超9300万美元。
武汉政府部门率队出海背后,是地方政府有组织、有创新、有胆识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贸易格局的生动诠释。武汉带领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为企业寻觅商机的同时,也释放出这座城市外贸量稳质升的信心。通过政企合力,推动“抱团出海”成果落地,在外贸新局面下开辟出一条突围路径。
四次率队,汉企出海抢订单
3月29日,武汉御拓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光武带着团队一路抵达德国。在武汉市商务局的组织下,他们第一次以参展方的身份参加了工业领域全球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广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据了解,御拓激光是一家以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为主要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公司成立之初,项光武便坚定地瞄准海外市场。“在公司创立初期,激光切割和焊接正处在行业开端,随着近十年的蓬勃发展,市场需求逐步到达顶峰,且行业的开发应用从以往以国外品牌为引领转向了以国产品牌为主导,这也促使更多行业内企业萌生出海意愿。”项光武提到。
“千封邮件比不过一次见面”。此次赴德参展,御拓激光收获颇丰。公司前期多次通过线上沟通的一位意大利代理商这次也专程赶赴德国,借此机会双方实现了面对面的交谈,并最终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御拓激光打开意大利市场建立了初步基础。除此之外,公司也在展会上收获了一些终端的意向客户。
“以往我们多是与当地代理商共同参展,很少主动和单独的‘走出去’。这次有政府牵头,帮助我们解决了人员签证等诸多问题,也提供了多方面便利。御拓激光一直专注海外市场,已经积累了一定出海经验,但对于一些外贸市场刚起步、对海外情况并不了解的企业而言,抱团出海让企业有了坚实后盾,提供的帮助和便利会更大。”项光武表示。
御拓激光的案例是武汉有组织地开展“抱团出海”系列活动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全力打好外贸“突围战”,3月29日-4月9日,武汉市首批4个经贸代表团分赴德国、西班牙、俄罗斯、阿联酋、英国、波兰、美国等地,开展了为期12天的经贸交流活动,四场“抱团出海”行动已经圆满收官。
武汉-德国经贸合作对接交流会
以4场专业级展会、5场供需对接会、6场官方走访以及对接11家海外商协会等形式,武汉“抱团出海”活动以“一团一方案”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的国家设置了不同的形象展示主题和城市推介内容,并带队优势产业赛道的企业精准对接海外市场需求,帮助本地企业在复杂的贸易形势下抵御风险、拓展市场、抢抓订单。
据武汉市商务局统计,展会共接待海外客户480位,合作意向金额约3000万美元;对接会签约项目5个,签约金额6300万美元。
一批“武汉造”产品在“抱团出海”行动中收获佳绩。例如福汉木业与俄罗斯企业达成约1600万美元木材进口合作协议,迪拜高盛伟业自主售卖机签约订单500万美元,武汉人天包装自动化技术公司签约雪糕设备订单200万美元;欧尼卡光学推出的VP1200拍照望远镜、五光夜视仪RE650等新品引发广泛关注,现场达成多笔意向订单。
在美国参展期间,武汉英飞光创科技有限公司收获了一批意向客户,达成意向成交额15万美元以上。“此次由武汉组织参加美国OFC展会,为公司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客户直接对接的重要平台,不仅能展示最新的400G/800G光模块和硅光集成技术,还能深入了解CPO、LPO等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参展,公司将进一步开拓欧美高端市场,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借助组团出海的协同效应,为武汉打造全球光通信产业高地贡献力量。”英飞光创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搭台”,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
武汉市“抱团出海”早春行动,是积极落实商务部关于“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加大境外参展办展支持”部署要求的有益实践,也是在如今复杂多变的贸易形势下全力推动外贸突围的重要举措。对于武汉而言,这无疑是一场需要创新、勇气和胆识的尝试。
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收获实际成效的背后,武汉从2024年12月便已启动了相关的筹备工作,利用岁末年初窗口期完成国别、展会筛选和出访方案设计。
企业专注于找客户、抢订单,政府的服务则贯穿其中。为提升企业出海效能,武汉市商务局创新构建“全链条护航”服务体系,紧盯“展前-展中-展后”三阶段精准服务。
在一份“参加抱团出海对接活动企业情况及需求”表单上,清楚详细地记录着出海企业的简介、产品、需求等各项信息。
武汉-俄罗斯企业对接交流会
据了解,在出海活动前夕,武汉市商务局已做了细致的调研和准备,通过上门或座谈的形式了解每一家即将加入团组的企业情况,其中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产品或服务、生产经营情况,也包括企业希望接洽的对象和想要寻求的合作意向,以及对出访安排和境外服务的诉求,以帮助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精准找到对接客户。
同时,市商务局在展中建立了“日清日结”机制,展览首日后,组织各参展企业总结成效、分享经验,现场优化参展策略;并于展后阶段梳理重点客户清单,跟进意向订单落实。
“这种政企协同、兵团作战的集约化参展模式,相较于以往企业在海外单打独斗,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组织性和凝聚力,使企业能更专注于找客户、抢订单,更好的展示产品、对接客户、拓展市场。同时,依托政府信用背书和风险保障机制,企业跨境经营底气明显增强。”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支撑出海行动顺利落地的,还有武汉对于打造海外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
为了给出海企业提供“根据地”,武汉市商务局挖掘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型企业境外办事处、海外商协会、第三方商事服务机构等资源,创新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处,构建了“境外经贸合作区 境外经贸合作处”互为补充的境外贸易投资服务网络。
在2024年12月30日,武汉市挂牌成立了6个境外经贸合作处。境外经贸合作处主要通过搭建宣传推广、项目信息、对企服务、对接交流等平台,为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深化经贸投资合作等提供全链条、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武汉市商务局介绍,揭牌的境外经贸合作处运营主体均为大型企业,在海外建有独立运营园区,均位于与武汉经贸往来活跃的地区,有力促进武汉和相关地区的双向链接,且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服务不同类型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作为境外经贸合作处运营主体之一,福汉木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中俄托木斯克工贸合作区优势,以境外经贸合作处建设为契机,打造湖北省、武汉市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桥头堡。同时,全面依托武汉市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建设泛家居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泛家居产业”组团出海。
“我们也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海外资源深耕‘同发力’、国际化运营与区域协同‘双循环’,努力成为湖北省、武汉市在俄宣传推广平台、项目信息平台、对企服务平台和对接交流平台。”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计划,到2026年,武汉市将设立30个境外经贸合作处,形成覆盖全球的境外经贸服务网络。
正面“迎战”,撬动对外经贸新空间
2024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武汉外贸仍然交出稳健答卷: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40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总额2622.6亿元,同比增长21.1%。“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1739.2亿元,增长18.8%。同时,全市外贸实绩企业超4000家,三大综保区进出口规模超千亿元。
成绩得来不易。近年来,在省市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部署要求下,武汉先后推出一系列推动外贸量稳质升的举措。
在平台建设方面,深化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制度创新,推动东湖综保区、新港空港综保区等差异化发展,建设中德产业园、中法生态示范城等国际化产业园区;在培育主体方面,支持湖北国贸、长江国贸、湖北楚象、湖北国控等供应链平台开展业态创新和资源整合,并以“以大带小”的形式推动中小外贸企业集群成势;在新业态方面,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跨境电商 产业带”模式,并以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为契机,推动科技、物流运输、教育、金融、文化等重点行业扩大开放实现突破。
面向2025年,武汉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锚定了“在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上加力提效”的首要任务,并提出拓展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境外参展超600家(次),建成15个境外经贸合作处,支持推动企业“抱团出海”,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当下,武汉政府部门助力企业“抱团出海”,是转变传统贸易方式的有效实践,为外贸企业寻觅的是商机,释放的则是稳增长的信心。
在四场出海活动中,海外机构和企业负责人已纷纷表达了对于武汉市场的看好,并透露出投资武汉、深耕武汉的意愿。例如,武汉市商务局代表团在与俄罗斯中小企业联合会分别作推介发言并深入交流后,在激光设备、光电技术、汽车及零配件出口等领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计划依托武汉至莫斯科的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将武汉制造的智能家居产品、日用品等通过中俄“数字丝绸之路”直达俄罗斯消费者。
2025“投资中国”英国推介会
为撬动对外经贸合作更大的潜力空间,武汉明确,将锚定与其产业契合度高、互补性强的“一带一路”、欧盟等重点区域,扩大与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
而持续拓展出海模式成为了其中的重要抓手。武汉提出,将围绕光电智能终端、汽车、服装服饰、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梳理全球重点展会目录,以政府组团的形式接续开展“抱团出海”行动。并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海外根据地作用,引导更多产业链中小企业入驻园区,打造企业“抱团出海”的重要聚集地和中转站。
据悉,武汉市后续将启动下一阶段的“抱团出海”活动,届时,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提高对于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出海抢订单成本,引导帮扶企业搭建合作桥梁、融入国际循环、提升外向型经济增长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