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山东】威海荣成市:三产融合串起海洋蓝色经济链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4日讯(山东台综合广播 高荇)威海荣成市锚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的思路,全力推动海洋经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眼下,正值海带收获季,在荣成市寻山集团海洋牧场,采收船正穿梭于万亩海带田间,一派繁忙景象。荣成市寻山集团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介绍,牧场采用“藻-贝-鲍”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海区亩产值可达传统单养的3-4倍,实现“一亩多收”。卞大鹏说:“我们充分利用养殖海域水体空间,在不同层面养殖不同的海产品,相对于传统养殖模式来说,每亩的平均收益要提升30%以上。今年,我们鲜海带收成可以达到每亩20吨左右。”
刚刚打捞上来的新鲜海带,经过流水线烫煮后,“变身”盐渍海带存入冷库,工厂再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加工,整个过程最大限度保留海洋原味的同时,还通过柔性化切割预处理,为下游生产线直接供应标准化原料。精宜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冷库管理负责人许兆云说:“每天的存储量平均有六七百吨,然后我们根据产品生产线的要求对库里的海带进行简单切割,好方便他们进一步加工,生产出海带片、海带结等海带小包装的即食产品。”
鲜海带每吨可产出市场价值约4万元的预制原料,而经过精深加工和研发提取后,海带附加值可以直接跃升至10-20倍。在威海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通过生物酶解工艺,把海带成功开发为叶面、滴灌、冲施三大系列海藻生物有机水溶肥,海带提取率达到了88%以上。威海世代海洋研发中心主任曲元凯说:“鲜海带经过分离纯化,得到酶解液。研发出来一系列不同功效的产品,大概有50多种。”
在培育发展海洋产业的征程中,当地还着力推进海洋牧场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建设了爱伦湾、爱连湾、桑沟湾、东楮岛等多个特色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推动海洋牧场向沉浸式体验空间转型。荣成市寻山集团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海洋科普馆、体验休闲海钓、贝类采摘、品尝海鲜美食,今年为迎接旅游高峰期的到来,我们针对海洋牧场研学板块,增设相关的文旅体验项目。”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据统计,2024年荣成市海洋生产总值533亿元,同比增速6.66%,占荣成市GDP比重近一半。其中,养殖、捕捞等海洋一产增加值约175亿元;海洋食品及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海洋二产增加值约225亿元;海洋旅游、运输等三产增加值约133亿元。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楚海军说:“围绕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现代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建设,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着力打造深远海装备化养殖产业,夯实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资源支撑,助力产业集群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