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被掏空的张译

恭喜,张译又获奖了。

二十二届华表奖,张译凭借《三大队》二封影帝。

算上之前《我和我的祖国》和《悬崖之上》拿到的华表影帝和金鸡、百花影帝。

张译的大满贯,满到要溢出来了。

可获奖后,他宣布的第一个消息是——

暂时 " 不干了 "。

Sir 不意外,甚至感觉到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张译,作为当下国产影视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近几年的表演,已经传递出一个信号——

他太累了。

" 想休息 " 这话,不是张译第一次说了。

23 年,第一届荆州电影大数据盛典。

△ 就是贡献了京译比心名场面的那场晚会

在网友拍到的红毯视频里,张译陪着张艺谋进场。

现场声音嘈杂,但还是能听见二人寒暄,张译提到了一句。

" 对,先休息一段时间。"

23 年一大堆作品集中上映,这年也被大家称为 " 张译年 "。

在采访中,他也同样提到。

" 工作量太大,那就休息一段。"

△ 出处:Charmcover 采访

再到 24 年的海南电影节。

被问起来当评委的原因,他再次提到。

" 这是一次沉淀的机会。"

" 身体 " 想休息了。

然而信念感,却一只在驱动他向前。

同行的需要,观众的期待,以及自我的要求 …… 对于这个位置的他来说,停下来,不是件简单的事。

这次的华表奖,是他把话说得最清楚的一次——

此时镜头前的张译。

头发花白,脸色憔悴,笑容似乎也多出了几分僵硬。

你能看到他的,累。

Sir 很遗憾地说,虽然这几年张译的奖项大丰收,但我们很久没看到他早期那样灵动、有趣、生活化的表演了。

事实上早在刚入行时,张译的状态就是紧绷的。

他一心想成 " 角儿 "。

那时,不管是大银幕还是小屏幕,都是俊美男的天下。

而他这样的 " 丑帅 " 类型,只能在配角位置上折腾。

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民工》里,他是男三号郭振东。

一场相亲的戏。

从低头不语,偷瞄相亲对象,结结巴巴地介绍自己。

到熟络之后的侃侃而谈。

淳朴、腼腆、实在,还有些小聪明。

虽然此时能给张译发挥的空间仅限于此。

不过人物需要的情绪,他都能准确给到。

再到后来的《士兵突击》里的史今,他是平凡、可靠的模范班长。

以及《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孟烦了,又成了集理想主义和懦弱狡黠为一体的反英雄。

还有如今被网友们做成表情包的《追凶者也》里的五星杀手。

荒诞的搞笑、小人物的悲催和苦命,都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他是十足的方法派,每个角色都要长进身体里。

乃至《团长》过去多年,他的知乎界面的所在地信息,仍写着剧中的那个虚构地名,禅达。

而现在,张译无论演技还是人气,都已经到达男演员中的顶流。

他出演的作品,越来越上规模。

由于过硬的演技,正面的公共形象,再加上有军旅剧的底子。

他几乎成为了某一类形象的固定人选——

无私,正能量,敢于牺牲。

△ 《红海行动》《我的我的祖国》《万里归途》

大红大紫,对演员的职业生涯来说当然是好事。

如今的作品,张译几乎都稳坐 C 位。

《狂飙》《他是谁》《三大队》《刀尖》《九部的检察官》……

国徽好像已经烙在了他的角色身上。

站在片方的角度,同样的配方安全可靠,请他,是最不会出错的选择。

站在观众的角度,每次 " 又是警察 / 军人 / 公检法 "、" 又是苦情戏 ",大家已经越来越分不清这些角色之前的区别。

一个问题。

张译近几年的新作,还贡献过新的表情包吗?

而过去我们熟悉的张译是这样的——

轻松的、有趣的、能走入我们生活的角色,太少了。

被供在 " 神龛 " 上的张译,或许也真的累了。

回看这些年。

最奇怪的,是外界对张译的评价。

似乎在他的身上,运行着一套双重标准。

对他在戏里和戏外的表现,人们有着不同的反应。

戏里演得太正,和观众有了距离感;

戏外为人够正,大伙可劲夸。

而多年之前,张译还不是这样。

还是《团长》。

孟烦了当了逃兵,被五花大绑回军营。

捆在木桩上动弹不得,他用戏腔挑衅地唱着 " 虞啸卿 ……"

反手就被扬了一脸土。

被打断、被噎着,是闭嘴,还是继续反呛?

他都不,他耍贱。

灰头土脸,眯着眼睛,提眉撑起眼皮,露出上排的大白牙。

" 这土好,加点盐更好。"

我们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角色了?

还有《追凶者也》里苦命的五星杀手董小凤。

他折腾那么久,一边要追杀黄毛,一边在餐馆歇脚。

一碗米线端上桌,他还要东张西望,见目标擦身而过,他不立马起身跟上。

而是回头确认,还下意识地夹起米线往嘴里送,被烫了一个激灵。

几个简单动作,看出几层意思。

他急、他饿、他还蠢。

一举一动间,都是霉运缠身、积压已久的本能反应。

看他以前的戏,总能感觉到他身上流露的一股邪气。

在现实里,他也可以调皮,可以耍贱,满满 " 活人感 "。

曾经他敢把导演的红裤衩挂在树上去挑衅,喜获 " 小痞子 " 称呼。

也会笑纳朋友们给的称号," 衰神 "。

而一转头,他又能清醒地给自己下判断。

我的本职工作是演员,这也是我始终热衷的身份。

他还要鞭策自己,自述是 " 不像演员的演员 "。

认为自己的表演还不够,要摒弃杂念,专注角色本身。

正与邪,在他身上能够收放自如、调和得当。

到了如今。

以前那个活泼、谦逊、认真、痞气的多面张译没有了。

似乎只剩下了 " 劳模张译 "、" 好人张译 "。

好不容易,到了《满江红》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反派张译。

他饰演的何立,狡猾写在脸上,玩弄的都是攻心离间这一套。

然而还是可惜。

他耍诈时的挑眉、压迫时拉长了嗓音的叹气,都完美适配于标准的奸人模板。

况且,这个奸人也只 " 邪 " 了一半,就匆匆下线。

张译的表演很难再像以前那样 " 出意外 "。

戏外,板正的他又总是惹上争议。

《狂飙》大火时,但张译从未现身宣传。

就被传成了人们口中 " 耍大牌的男演员 "。

《三大队》路演时,张译也拒绝跳 " 科目三 " 舞蹈来宣传。

莫须有污名,不回应,出格的宣传,不做。

其实原因一以贯之。

他也是公开说过不愿意录真人秀的演员。

拒绝真人秀,不可否认是一种演员严于律己的 " 洁身自好 "。

这也是让人更为遗憾的原因——

为什么优秀的张译,反而遇到了比其他演员更艰难的瓶颈,以至于必须暂时息影呢?

任何真正的表演,都是对演员的一次消耗。

好的作品,会在剧烈消耗后,持续地回馈于演员的成长。

而张译的问题在于,他消耗的,与作品反哺于他的,出现了长期的失衡。

或许,容 Sir 说得再赤裸一点——

张译成了国产影视的 " 血包 "。

张译一直是个有追求的演员。

他当然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 自己烦自己。"

银幕形象的重复,大家知道,他也知道。

这一番话,就像是个预言。

他已经开始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观众烦他还谈不上,倒是已经有些不会去讨厌他了。

但,这不是好事吗?

一个人能不让人讨厌,多么难得。

但回头看看过去。

在演完《北京爱情故事》之后。

人人都把他当成了那个堕落的北漂青年石小猛,出卖朋友,出卖一切,让人恨得牙痒痒。

现在,他演的角色几乎不会再让观众想骂。

演得好,挑不出毛病。

但是作为演员,这也就代表着,他没有让观众产生什么意料之外的情绪。

过去十几年如一日,不上综艺,不休息,进组、出组,无缝衔接。

而他又不是像那些从不在公众面前露面的 " 老戏骨 " 一样,远离江湖不问世事。

相反,他还是会时常出现在公共视野里。

只不过,他只是拘着,像缩成一团的刺猬。

把自己放在人群面前,却又永远和人群保持着距离。

就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比利。

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被按在一排排聚光灯下,站得笔直。

明明是来接受表彰,接受人们的欢呼雀跃和满堂喝彩。

但盛大的晚会没有给他的脸上多添一分光彩,只衬得他脸上的疲惫。

因为他知道,他根本就不属于这里。

张译再次拿奖,的确可喜可贺。

但如果再往前想一想。

明年,后年,他还是这样的角色,拿这样的奖。

那才是真正无法逃脱的 " 死循环 "。

现在意识到这一点,及时刹车,就是在为争取转机而努力。

好在,他也找到了破局的出路。

" 演员不能离开土壤,不能离开生活,否则的话就永远是纸上谈兵。"

如今的迷茫,来得正好。

现在,就是他的中场战事——

后退一步的休息,是为了更清楚之后要去哪里。

而事实上,张译的身上还有着许多的可能。

《狂飙》,大家都记住了安欣。

但同时,他还担任了剧集的艺术总监。

在演戏之前,他还做过文字工作,写报告、写剧本。

演戏之后,他的工作方式也和别人不同。

他会贴一张纸在墙上,写上主线人物和副线人物,连上线,每条线经历了什么一一列在表格里。

人物做过什么,可能要做什么,一目了然。

过去演戏,就只是针对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去较劲,从事了文字工作后,我看的就不再是一两场戏的问题。

换句话说,他一直都在用全局思维做演员的单项工作。

这不就像个导演一样嘛。

演员张译,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面。

就像当年《士兵突击》的几兄弟们,好几个已经开始做导演。

要是未来有了一个导演张译,恐怕也不会奇怪。

这次,眼看张译的迷茫,大家会叹息。

但这就像是我们只看到了墙上的一条线而已。

或许,在他这次正式宣布休息时。

早就已经给自己画好了另一条线。

士兵回到战场,不一定要原路返回,不是抱着立下另一个战功的目的。

他会回来,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属于这里。

最后,Sir 想起十几年前,在氛围轻松地微博上,充满 " 活人感 " 的张译发布过这样的 vlog。

自驾的路上,群山之间,张译满面春风地对着镜头问:

" 你们猜我在哪?"

Sir 期待张译的回归。

希望都时候他让我们看到一番,前所未有的景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毛脸雷公嘴榔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