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鸣鸣很忙冲港股:在万店、低价、品牌间寻找新的护城河

量贩零食的两大寡头玩家有望全部登陆资本市场。

日前,作为头部量贩零食的鸣鸣很忙正式递交赴港上市的招股书。

一旦上市成功,将与万辰集团(300972.SZ)分别并列港股、A 股的两大零食巨头。

2022 年至 2024 年,鸣鸣很忙营收分别为 42.8 亿元、102.9 亿元及 393.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203.0%。

截至 2024 年底,鸣鸣很忙门店达到 1.44 万家,会员用户 1.2 亿,全年 GMV 超过 555 亿元。

以休闲食品饮料 GMV 计,鸣鸣很忙市场份额已超过沃尔玛,达到 1.5%。

扩张还在继续,但对在营门店已突破 1.5 万家的鸣鸣很忙来说,开店带来的边际效益将不可避免减弱。

当以低价为标签的规模化发展触及边界时,量贩零食或许正在走到变革的十字路口。

整合之巅

零食量贩堪称近年最快实现万店的连锁赛道。

2021 年底,国内量贩零食店总数仅 2500 家左右,仅用三年,这个数字就翻了 15 倍。

但鸣鸣很忙如今的体量,仍然离不开资本的整合运作。

2023 年 11 月,成立 6 年之久的 " 零食很忙 " 和运营了 4 年的 " 赵一鸣零食 " 宣布合并。

这场 " 世纪联姻 " 的初衷,大概率是为了共同抵御强敌。

在此之前," 量贩零食第一股 " 万辰集团完成了对好想来、来优品、吖滴吖滴、陆小馋等多个量贩零食品牌的收购,并统一整合为好想来。

这意味着竞争对手向上游采购时的议价能力,及面向消费市场的品牌曝光频次,均将得到大幅提升。

两家分别创办于湖南长沙、江西宜春的企业本就是行业一线选手。

若不能及时刹车竞争带来的相互损耗,双方均可能错失全国化的良机。

此次合并之后,鸣鸣很忙以新巨头的身份坐上牌桌。

重组后首个完整年度的 2024 年,就将门店数翻倍扩至 1.44 万家。

规模化发展的结果,是面对零食品牌更有优势的议价力。

门店增多的鸣鸣很忙,单店的经营效率未降反升。

2024 年,单店日均单量由 388 提升至 452,日销更是冲高至超过 1.5 万元。

在广发证券分析师符蓉看来,在连锁加盟 " 资产荒 " 下零食量贩加盟花期比预想的更长。

根据零食很忙给出的数据,加盟商开一家 150 平米的门店,包含装修、设备、首次进货在内的投入在 60 万元左右,综合毛利率指引为 18%。

不过由于人力、房租成本差异,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门店盈利性不尽相同。

日销万元的门店在二线城市回本周期可能达到 3 年,而在乡镇市场的回收周期可缩短至 2 年以内。

符蓉认为,零食量贩店经营杠杆率相对较高,即单店收入增加 10% 时可促使净利润增 40%。

这意味着,即便是经营条件相近的门店,投资回报率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鸣鸣很忙七成以上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过去一年二线城市增速显著加快。2024 年,一线及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门店增速分别为 138%、265%、99%。

对这家年轻的万店品牌来说,其半数以上门店的存续时间仍未超过一年,经营稳定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2024 年,鸣鸣很忙加盟店闭店率小幅上升,同比增长 1.2 个百分点达到 1.9%。

薄利之作

零食量贩的崛起,成为下沉市场尚未被满足的零食消费需求的佐证。

零食作为高频、冲动型消费品类,约 80% 销售额仍停留在线下渠道。

鸣鸣很忙约 58% 的门店位于县城以及乡镇,覆盖了 1224 个县城,在中国所有县城覆盖率达到 66%。

相比传统商超,量贩零食店实现了更低价且丰富的供给。

一家零食很忙门店的店铺面积通常在 150 平方米左右,货架上陈列的 SKU 数量多达 1800 种以上,几乎是同等面积传统超市的两倍。

精简渠道结构实现了更低的加价倍率。鸣鸣很忙旗下门店终端售价,比线下超市渠道同类产品便宜约 1/4。

不过这些低价标品,往往只占门店 SKU 结构的小部分。

相比利润微薄、用于引流的大牌,量贩零食的主要盈利来自散装称重的白牌品类,在鸣鸣很忙门店结构中占比四成,毛利率或可达到 30% 以上。

即便如此,量贩零食店仍然是一门薄利生意。

近年来,鸣鸣很忙毛利率稳定在 7.5%-7.6% 区间,净利润率则从 1.7% 提升至 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保持在 2.3% 的水平。

低价策略上保持这样的净利水平,在运营端的难度并不低。

供应商对其降价空间始终有限,能否通过高周转降低单位运营成本,对其而言至关重要。

这考验鸣鸣很忙的选址、选品能力,以及对供应链的全流程把控。

为提供新鲜感与差异化体验,鸣鸣很忙保持着较高的上新频率,门店 SKU 每月上新约百款,根据销量反馈快速汰换滞销品。

借助对消费者偏好的数据积累,与上游合作进行产品定制。2024 年,一款与厂商合作开发的麻酱味素毛肚销量超过 1 亿件。

在后端,鸣鸣很忙则打造了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中最大的数字化团队,通过远程巡店系统赋能经销商经营。

2024 年,鸣鸣很忙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仅 11.6 天,与两年前保持在同一水平。

龙头对决

零食品牌在产品上容易缺乏差异化,其实渠道商也一样。

量贩零食模式通过工厂直采以及大体量采购模式实现强大议价能力,护城河取决于供应链效率与区域密度。

密度不强或区域分散,均难以维持低价优势。

结局大概率是赢家通吃,而无法像奶茶赛道一样能容纳诸多品牌。

2023 年底,万辰集团、鸣鸣很忙各自完成并购整合后,首次向彼此的腹地发起冲锋。

万辰旗下好想来品牌在零食很忙大本营湖南召开了招商大会。

鸣鸣很忙紧随其后,宣布投入 10 亿元开拓北方市场,其中也包含了万辰系核心的华北市场。

还推出了针对性的竞争补贴。

零食很忙提到," 凡门店遭遇竞品门店恶意打折促销,距离符合高竞争门店标准,公司全力支持门店竞争,补贴毛利率至 15%"。

万辰则似乎回应提出," 凡在很忙系门店 200 米(百度地图导航步行距离)范围内的门店,进行所有的提升门店销售的活动,公司全力支持给与活动政策补贴。"

2024 年,两大头部品牌市占率已达到 70% 以上,形成 " 南北相望 " 格局。

万辰在东北和华东市场优势明显,华北市场中除山西市场外万辰集团门店相对领先;鸣鸣很忙在华中、华南和西南市场优势明显。

截至 2024 年底,万辰集团全国门店数量达到 14196 家,日均新开 26 家。鸣鸣系门店总数 14394 家,日均新增 21.3 家。

鸣鸣很忙、万辰集团收入、利润仅在伯仲之间。

2024 年,鸣鸣很忙经调整净利润达到 9.1 亿元,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经调整净利润 8.58 亿元,对应净利率分别为 2.3%、2.7%。

部分差距或来自供应链效率。

2024 年末,鸣鸣很忙基于门店网络布局了 36 个仓库,仓储物流成本占比约 1.7%。

同期万辰集团仓储中心达 50 个,仓储物流费用率为 0.77%。

鸣鸣很忙申报上市的当下,双方的竞争烈度正在有所缓解。

中邮证券分析师蔡雪昱预估,今年一季度,万辰集团新开店百家左右,较上年同期明显放缓。

对门店的补贴力度也有收缩。

零食很忙在维持 " 五免政策 " 基础上,对转角大店补贴金额由 10 万元降低至 3.6 万元,并且由一次性补贴转为分月发放,针对竞对的特殊补贴未被提及。

原因未必是寡头博弈下的纳什均衡显灵,更有可能是门店扩张边际效益正在递减。

下一阶段的竞争大概率不会以无节制的价格战、点位战方式展开。

2025 年以来,消费流量重返线下、社区零售价值迎来重估,零食量贩店也不免承受商超调改、便利店下沉等带来的竞争压力。

符蓉认为,零食量贩需要以稳现金流,保单店店效,维持高周转为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成长曲线。

" 超市化 " 野心

零食量贩要想变得更赚钱,或许必须不能止步于零食。

以零食作为超市零售的切入口,更有可能成为量贩巨头们的野心。

今年 2 月,鸣鸣很忙推出 3.0 店型,正式推出 " 赵一鸣省钱超市 ",新增百货日化、烘焙、冻品等品类。

当前量贩零食店客单价约在 30 元左右,引入更多日常快消品品类,既能为零食及其他产品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提升消费频次及客单价,也有助于打破行业同质化的困境。

公司对外发布了 6 款自有品牌产品及 30 款延伸系列自有产品,延续性价比路线。

包括 1.9 元 /600ml 的乌龙茶、2.5 元 /250ml 的纯牛奶、9.9 元 /50g 的风干牛肉等单品。

尽管看起来变得更像 " 超市 ",但其对超市业态的探索仍在初期。

鸣鸣很忙 CIO 孙浩曾表示,鸣鸣很忙 SKU 总数超 3000 个,在线下零售业态中并不算多。" 即使后续推出 30 款自有商品,自有商品占总商品量的比重也少之又少。"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规模及品类的扩张,无疑将进一步放大管理难度。

2024 年底,鸣鸣很忙存货总规模已超过 16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由上年同期不足 50% 的升至 75.6%。

同期押金、预付货款显著增长,经营现金流由上年同期流入 5.7 亿元转为流出 2.3 亿元。

品牌心智是公司当下关注的重点。

2024 年以来,鸣鸣很忙持续加码营销投入,一边签约周杰伦成为双品牌代言人,一边推动 " 超级•零食很忙 "、" 零食很大 "、" 赵一鸣零食研究所 " 等创新型概念店相继落地。

零食的扩张可能会放缓,但鸣鸣很忙上市后的动作可能还会增加。

此番登陆资本市场,无疑是鸣鸣很忙在下半场竞争中补充弹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