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创新彰显软实力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5月2日刊登题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走向全球,美国准备好了吗?》的报道,该报道由记者西蒙娜·麦卡锡发自上海。报道编译如下:

今年的上海车展向参观者传递了一条明确信息:中国如今在创新方面领先全球,并且希望世界知道这一点。

不同于几十年前,当时通用汽车、大众汽车或宝马等老牌厂商的汽车是重头展品,今年值得关注的却是中国的先锋电动汽车。

比如,所有目光都集中于备受期待的比亚迪电动汽车,这个电动汽车巨头也是中国的顶级汽车制造商。在另一个展厅,长长的队伍排到会场门外,等着参观小米公司的产品。其他人则伸长脖子一睹蔚来ET9豪华轿车的风采,这款车要和宝马7系或保时捷帕拉梅拉竞争。

此次车展相当精彩,参观者如果一时忘记眼下的事态情有可原。全球汽车业鸡犬不宁,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而美中也陷入一场似乎难以解决的贸易战。

不过,恰恰出于这个原因,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才对中国如此重要:中国摆开架势要和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创新领导者一决雌雄。

去年,比亚迪的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销售额超过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比亚迪也超越大众汽车成为中国国内头号乘用车销售商。

这是因为,中国消费者从2023年开始更多地购买国产车而不是外资支持的汽车。此外,根据咨询公司罗莫申公司的数据,截至去年,中国在快速增长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比达到60%以上。

随着特朗普采取行动,要把曾经象征美国繁荣的汽车产业带回国内、疏远美国贸易伙伴并在此过程中阻碍推动本土电动汽车部门的努力,中国的电动汽车优势成为一种潜在的软实力优势,也为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技术领域改变地位提供机会。

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一款电池,充电5分钟就可为其最新车型续航约250英里(400公里)。这已经大大快于特斯拉电池的充电时间,被视为技术奇迹。然而,仅仅几周后,在上海车展前夕,比亚迪就面临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竞争,后者称其产品充电5分钟就可续航约320英里(520公里)。

生活在上海、不久前大学毕业的王其光(音)参观比亚迪的展品时说:“(中国的)技术很强,但价格并不昂贵。这构成一种人人都能享受的技术平等……这才是最棒的。”

比亚迪车主、泰国网红朱拉禄·差纳西说,泰国有很多人“已经从丰田和本田转向比亚迪电动汽车”。

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之后,全球汽车业正在经历一个极不确定的时期,保持自身地位的竞争正在展开。

乔治·华盛顿大学工程管理和系统工程助理教授约翰·赫尔韦斯顿等观察人士认为,一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向电动汽车过渡的世界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却削减对电动汽车的支持,仍然是“一个汽车排气管的孤岛”。(编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