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互通、评价互认” 厦门打通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推动“技能强企”
人民网厦门5月7日电 (余乃鎏、陈博)近日,厦门航空公司195名机务维修人员通过采认“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顺利取得了“航空器机械维护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也意味着厦门人社部门有效打破传统评价壁垒,将行业权威认证纳入地方技能人才认定体系,成为该市推动“技能强企”的又一生动实践。
“这是在福建省率先构建‘一次考核、双重认可’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的一次新探索。”厦门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人员介绍,195名厦航机务维修人员通过直接采认获证,此举在福建省尚属首次,而这得益于厦门人社部门以“证书互通、评价互认”为突破口,创新推动民航行业认证与技能等级认定体系衔接。
“真正做到以行业认证为尺、量技能人才之值。”工作人员介绍,“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是民航行业内高度认可的能力证明,其考核涵盖多门理论及实操技能,由民航主管部门严格监管,行业认证体系完善,是机务维修人员的“职业通行证”。而此前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与技能等级体系分属不同评价维度,持有执照的机务维修人员需重复考核通过才能获得技能等级证书。近年来,为打破传统评价壁垒,打通民航维修技能人才成长“快车道”,厦门人社部门聚焦航空企业需求,多次组织民航维修行业及高校专家、技能评价方法专家召开分析研讨会,从多个维度对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与“航空器机械维护员”职业评价标准进行充分比对,发现二者培训和考核内容高度匹配,进而将行业权威认证纳入地方技能人才认定体系。此后,厦门人社部门积极指导厦门航空公司优化自主评价流程,直接采认“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成绩,实现职业技能认定无需重复考核。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推动企业自主评价,鼓励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梳理特色工种,推动更多行业认证纳入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行业认可”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机制,让更多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动“技能强企”,助力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