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砸出110亿,淘宝直播想再赢一次

" 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然。"

" 投入 110 亿、2025 年成交增速超 50%、未来两年成交翻倍、用户量翻倍。"

在直播电商步入第十年之际,淘宝直播于 3 月 31 日抛出一枚深水炸弹,剑指品质直播赛道。这场以 " 成交与用户两年翻番 " 为目标的豪赌,折射出了行业深层的焦虑。

信息:公开报道 | 卡思数据制图

2024 年,直播电商行业经历了多重挑战:头部主播接连塌房、消费者信任危机加剧;流量红利见顶,行业陷入增长困境 ......

在此背景下,淘宝直播发布战报,宣称自己凭借 " 专业主播 + 品牌货盘 + 平台保障 " 协同的品质直播模式迎来爆发,核心主播成交额同比增长 31%,店播成交额增长 36%。淘宝直播年活跃买家突破 2 亿,但渗透率仅为阿里生态体系 10 亿年活跃用户的 20%,还有较高的增长空间。

淘宝为何要大搞 " 品质直播 "?对于身处其中的商家和主播来说,又能得到哪些机会?

战略布局解码:110 亿砸向何处?

平台信息显示,淘宝直播的 " 品质革命 " 聚焦三大核心战场:专业主播、品牌货盘和平台保障。

在主播生态方面,2024 年淘宝直播年活跃买家数超 2 亿,核心主播成交同比增长 31%,核心店播成交同比增长 36%;达人生态健康发展,日开播主播数同比增长 32%,月成交千万账号数增长 26%。

其中,垂类主播 @家有老王 吸粉 339 万,累计 GMV 达 7000 万,客单价从 500 元跃升至 2000 元;体育垂类账号 @NBA 甄选 年成交金额达 4 亿。这些直播间的成功,凸显了细分领域的专业价值。

2025 年,淘宝将继续搭建 " 超级主播 - 垂类主播 - 品牌店播 " 三级梯队,定向孵化 5000 个品质新主播。

图源:淘宝直播

在产品运营层面,为了帮助优质直播间发光发热,淘宝再次进行了产品改版,将直播与货架进一步融合,每日会新增亿级流量,为商家和主播缓解流量焦虑。据了解,淘宝直播频道在手淘首页新增入口,优质直播间将优先获得在手淘搜索、信息流、内容等场域的分发与曝光。

此外,淘宝直播将与机构一起投入 30 亿红包,帮助品牌获得优质新客的增长;升级粉丝经营体系,通过一系列产品设计帮助品牌做整体的复购;探索 AI 在直播场景的应用,升级主播 AI ⼯具矩阵,助力直播间经营提效。

在供应链层面,淘宝直播拥有最大体量的优质货品池之一,背靠天猫 30 万品牌货盘、大量优质达人店铺、最多人数的行业运营团队和品控团队,以及最成熟的商品管理体系和店铺监管体系。比如,童装品牌巴拉巴拉通过店播成为母婴类目 TOP1,38 大促成交同比增 200%,商家可以借品质策略实现弯道超车。

许多达人受益于淘宝直播的品质货盘。比如,胡可直播间自 2020 年开始正式在淘宝直播开播,初期以试探性尝试为主,抓住了早期红利,之后逐步发展为全品类直播间。2024 年胡可淘宝直播间 GMV 超 30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100%。2025 年整体目标是继续保持 100% 的增长。

围绕 " 品质货盘 + 高质价比 ",淘宝直播将持续扩大品质货品池,投入 20 亿专项补贴建立爆款直播池,主播优先选品,平台还提供专属流量激励助力商品爆发。

除了 30 万家天猫品牌店铺外,淘宝上数百万中小品质商家的特色供给也有机会进入爆品池。平台宣布,淘宝直播投入百亿流量扶持中小商家,单个商家最高可获得 3000 万流量扶持。这意味着,中小商家将迎来新机遇。

大喊 " 品质直播 ",淘宝意欲何为?

淘宝直播宣布投入 110 亿加码 " 品质直播 ",这一战略决策背后既有行业结构性危机的倒逼,也暗含平台差异化竞争的长远布局。卡思综合行业数据与典型案例,拆解其核心动因如下:

一是行业危机倒逼平台升级。

作为最早开启直播的综合电商平台,淘宝直播是行业的先行者,也更早感受到了竞争加剧和消费路径变化带来的焦虑。

2016 年 4 月,淘宝上线直播功能,薇娅成为第一批入驻淘宝直播的主播,几个月后引导成交额便达到了 1 个亿。紧接着,京东直播诞生,快手、抖音相继入局。

2020 年,直播电商开始坐火箭式起飞,增长态势持续到 2023 年,然而到 2024 年,直播电商的增速明显放缓了,行业规模同比增速从 2018 年的 600% 降至 2024 年的 15%,类似于跳楼机的幅度。

图源:艾瑞咨询

流量红利枯竭下,各种危机已浮现。近几年,直播电商退货率居高不下(比如服饰类目平均退货率 60%),头部主播频繁 " 塌房 " 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加剧,GMV 增长速度赶不上营销费用增长速度,陷入 " 规模不经济 " 困局。

二是平台想要通过差异化竞争,跳出低价内卷陷阱。

淘宝直播虽年活跃买家达 2 亿,但仅占阿里生态 10 亿用户的 20%,需通过品质策略激活存量用户并吸引高净值人群,验证品质溢价的市场空间。

当低价优先战略效果不及预期,电商平台开始回归战略定位、结合自身优势资源优化规则,注重扬长补短,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

4 月 18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出,市场监管总局依据《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正抓紧牵头组织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建立直播电商监管长效机制。淘宝直播的 " 直播严选 " 机制已覆盖大量爆品,与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110 亿豪赌,本质是淘宝平台对 " 直播电商终局 " 的预判:当行业告别流量迷信与低价狂欢,唯有构建 " 品质 - 效率 - 信任 " 铁三角的玩家才能存活。这不仅是淘宝的自我救赎,也昭示着直播电商行业的风向变化——从粗放走向精耕细作,从依赖头部主播走向生态协同。

淘宝直播的挑战

尽管淘宝直播的蓝图宏伟,但挑战不容忽视。

淘宝直播提出了 " 专业主播 " 培育计划,但主播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即使是头部主播也免不了马失前蹄。

例如,李佳琦曾因 " 花西子眉笔事件 " 引发舆论危机,一度被骂上热搜,被迫道歉;前头部网红张大奕因绯闻和闭店事件,导致千万粉丝流失。此外,平台主播培训体系尚未完善,部分中小主播无法解答商品技术参数(如家电能效比、美妆成分),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品牌货盘质量把控复杂度极高,尽管 " 直播严选 " 机制覆盖 20 万商品,但供应链漏洞仍存隐患。

比如,服饰类商品因面料虚标、美妆类因成分造假成为重灾区。典型案例包括:某主播售卖的 " 正品 " 羽绒服实际含绒量仅 30%,引发集体维权;李佳琦直播间销售的 " 和田玉项链 " 被第三方机构鉴定为假货,涉事金额超千万元。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削弱了 " 品质货盘 " 的公信力。

流量生态失衡、用户习惯等因素也是阻力来源。

淘宝作为电商平台,和抖音等内容平台,有本质区别。淘宝直播与生俱来的流量难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的迹象。作为淘宝的变现工具之一,淘宝直播并没有为淘宝开垦出内容蓄水池。

与此同时,平台流量过度集中于头部主播,导致品质生态建设受阻。例如,2024 年的新锐主播 @禧物社 双 11 期间的单场 GMV 超过千万,但日常场观仅 10-50 万,远低于头部主播的千万级流量。同时,消费者对 " 低价依赖 " 仍未扭转,宣称 " 全网最低价 " 的直播间转化率远远高于其他直播间。

图源:淘宝直播

阻力不止来自于内部,还有外部平台低价策略与内部合规成本增加形成的双重挤压。抖音、快手通过 " 白牌商品 + 流量补贴 " 抢夺市场份额,抖音 2024 年 GMV 增速高于淘宝直播。

政策层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平台对直播商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平台投入额外成本建立商品溯源系统,将增加大量质检费用。此外,主播税务合规问题持续发酵,薇娅、雪梨等历史案例仍影响公众信任,平台需承担更高的监管风险。

尽管淘宝引入 AI 选品、区块链溯源等技术,但实际应用效果有限。虚拟主播虽然能够大幅降低成本,但其转化率远低于真人主播。

淘宝 " 品质直播 " 需在主播培育、供应链重塑、流量公平性、技术适配性等维度突破现有瓶颈。这场品质革命能否成功,或许正如淘宝直播运营总经理梦心所言:" 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然 "。当行业集体告别野蛮生长,那些真正构建起 " 品质 - 效率 - 体验 " 铁三角的玩家,或将笑到最后。

参考文献

1、3 天爆卖 20 万盒,明星品牌在小红书越玩越花  

2、抖音再加码,知识创作者的 " 黄金时代 " 来了  

3、" 仅退款 " 时代落幕,商家的噩梦结束了  

4、30 天销售额破两亿,AP 女装卖爆抖音  

5、" 复制 " 东方甄选,小杨哥还能继续 " 疯狂 " 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卡思数据 "(ID:caasdata6),作者:毕十三,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