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教师悦读成长计划|赵俊彩:教书与授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杨家坡中心小学教师 赵俊彩

林先德,是福建霞浦地区有名的渔王,每次出海都能网得鱼虾满仓,早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也为了让自己的捕鱼绝技不至于失传,林先德先后带了不少弟子,悉数传授自己的捕鱼技巧,可几年下来,竟没有带出一个捕鱼高手。

后来他改变了授鱼方法:组织弟子们出海捕鱼时,任弟子们行船使舵、下网起网,不再做过多干预,坐在一边看门道。等弟子们在某些环节出错时,再指出问题所在,适时分析原因。这样一来,每次捕鱼,弟子们不再畏手畏脚,成为捕鱼的主人,弟子们在千百次实践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师父的适时指导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在短短几年里,这一带渔村终于涌现出了一批技艺不凡的新渔王。

教书与授渔,虽说是不相干的两个行当,却蕴含着相同的道理。

传统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只要老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问题的认识,不必有自己的见解,也不必有自己的观点,因为老师会为你包办一切,老师会为你制定无所不包的标准答案,学子们只要勤于拜读,烂熟于心就行了。

如此一来,老师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罢了。虽然学子们学习非常刻苦,却永远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个性,千人一面,异口同声。他们知识非常宽泛,很适合考试,甚至在奥林匹克竞赛这样高等次的比赛中,也能频频捧回金奖、证书,也曾带给老师们说不尽的荣光。可是多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有建树的科技健将、文化名人却如凤毛麟角。

因为有时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是接受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当我们的学子们完成了教授的课程,独立进入前沿科学后,竟一下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研究的方向,面对浩如烟海的科技领域,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他们缺少的不是丰富的知识,而是主见、自我实践的意识和过程、自信心和勇气。

中国早已拉开了以探索性学习为努力方向的素质教育改革。二十几年过去了,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可是以高分取仕的应试教育,依然牵绊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很多老师依然在培养着接受型人才。

如何改变这一教育现状,成为了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渔王林先德授渔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书若授渔,不只是刻意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弟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讨问题,肯定学生有创意的思想,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永远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学生,也许在考试中不一定得到高分,但是,他们活跃的思维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独立性和自信心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