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低调实力派的动力、定力与耐力

当下,白酒行业挑战与机遇交织。

一方面,行业产品销售遇冷、库存高企,消费信心亟待重塑;另一方面,消费市场步入“价值与体验至上”新阶段,文化赋能与场景营销成为新增长点,开辟了竞争新赛道。

在这场变革的周期大考中,众多实力酒企积极探索、主动求变。其中,中国酱酒第二股珍酒李渡(6979.HK)一份兼具韧性与成长性的答卷,值得关注。

珍酒李渡主要财务指标

2025年4月27日,是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最新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展现出“低调实力派”特质。

珍酒李渡上市以来的出色表现,得到摩根士丹利、高盛、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国内外顶级券商机构点赞,给予“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等正面评级。

那么,在白酒行业变革期,珍酒李渡是如何排兵布阵,实现穿越周期的高质发展的?探究其成功密码,可概括为:始于战略定力,成于创新驱动,贵在长期耐力。

定力:从“高速”向“高质”转型

2024年报显示,珍酒李渡实现营收、经调整净利润双增,毛利率提升至58.6%(以A股会计准则计算为75.5%),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23.7%,两项关键指标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尤为亮眼的是,经营现金流7.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6.3%。

珍酒李渡旗下三家企业

这些数据表明,珍酒李渡追求的增长,并非规模的片面“高速”扩张,而是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的“高质”增长。

“高质”发展的珍酒李渡,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有力的证明是,与A股同行相比,珍酒李渡部分成长性指标占据优势。

截至4月25日收盘,根据已披露的8家A股白酒企业年报数据,珍酒李渡按A股准则计算的75.5%毛利率紧随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经调整净利率23.7%,也排在行业第三位,远高于A股20家白酒股2023年20%左右的净利率均值。

除了财务数据,产品结构的优化也是珍酒李渡“高质”发展的重要体现。2023年,珍酒李渡吨酒价格27万元/吨,仅次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2024年,其吨酒价格同比提升5.5%至28.5万元/吨,产品矩阵的高端化趋势进一步巩固。

珍酒李渡核心数据稳健增长,彰显出公司的发展韧性,背后是对产品、渠道和市场三个方面的持续深耕。

在产品端,珍酒李渡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同时削减部分支线及低毛利产品,以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发展空间。珍酒李渡集团首席财务官王连博透露,削减的支线产品2023年体量达数亿元。

在渠道端,珍酒李渡摒弃粗放式招商,转而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依靠提升单经销商质量来实现业绩安全、稳健的增长。2024年,珍酒、李渡两个品牌在单经销商收入上都有双位数的增长。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指出,珍酒李渡坚持与时间做朋友,长期目标清晰,不追求短期激进增长,不会“以量换价”。

珍酒线下体验店

在市场端,珍酒打造五大核心市场、构建经销商网络和服务团队;李渡深耕江西并开启全国化布局;湘窖和开口笑深耕湖南市场的策略,体现企业在市场拓展上的长期规划与坚守。

珍酒李渡在以战略定力筑牢发展根基的同时,还持续多元创新,为公司发展注入增长动能。

动力:创新驱动下的“广积粮”与“高筑墙”

在白酒行业步入价值时代的当下,品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优质基酒是白酒行业的“兵家必争”。

珍酒李渡以“广积粮”的战略思维,持续在贵州、湖南、江西增产扩能,储备长期发展动能。2024年,珍酒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达4.4万吨,规模稳居贵州酒企前三。

凭借厚实的基酒家底,珍酒李渡不断扩充次高端及以上产品矩阵,精准匹配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日益增长的需求,2024年次高端价格带收入占比提升3.2%。

珍酒李渡的创新步伐不只在于品质根基的夯实,公司还通过多元创新“高筑墙”,从产品、营销、品牌、市场等多维度构建竞争壁垒。

珍酒李渡旗下部分产品

在产品创新层面,珍酒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推出2013真实年份、千里挑一等高端光瓶酒;李渡在升级李渡1955、李渡1975大单品基础上,推出1308申遗献礼;湘窖推出铁盖龍匠。

在营销模式创新上,珍酒深入实施双渠道增长战略,高档酒事业部拓展异业圈层团购客户,2024年营收实现高双位数增长,成为珍酒第二增长曲线。

在品牌策略创新上,珍酒推出“国之珍宴”品鉴会和“圣地之旅”回厂游;李渡以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和唐代洪州窑遗址为核心,构建了“考古 酿造 文旅”模式;湘窖打造春、秋、冬三季特色封坛大典。

李渡元代窖池

沉浸式体验赋予品牌独特的仪式感与文化内涵。吴向东表示,希望能达到让参观者品鉴一次就感受一生的体验。“这一块我们做了很多工作,2024年有十几万人触达沉浸式体验。”

在市场空间拓展上,珍酒李渡正成为国内走向国际的中国白酒名片。珍酒李渡旗下产品已登陆港澳,并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并借助中免集团旗下200余家免税商店及线上渠道等走向更多国家。

综上可见,珍酒李渡形成了“产能-渠道-品牌-市场”四位一体的增长闭环,各环节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实现发展动力的持续优化与升级。

珍酒李渡清晰的战略布局与卓越的创新实践,赢得了国内外券商投行的高度认可。全球财富管理巨头摩根士丹利给出增持评级,并将其列为酒类股票首选之一,预期珍酒李渡将凭借多元化的品牌组合和高效执行的扩张计划,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创新驱动下的“广积粮”与“高筑墙”,推动珍酒李渡在规模和市场上实现突破,而公司要想穿越周期,还离不开其深厚的耐力。

耐力:“绿色勋章”背后的长期主义

在当今企业发展格局中,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ESG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关键维度,全面评估企业应对挑战、实现稳健发展的潜力,是企业发展耐力的打分指标。

珍酒李渡的ESG表现,堪称行业典范。2024年,珍酒李渡首次参与全球三大ESG评级机构标普CSA ESG评级,得分位列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持续保持万得ESG“AA”评级,并连续两年入选万得“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榜单,是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

珍酒李渡收获一枚枚“绿色勋章”。这背后,是其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珍酒李渡部分ESG评级

在环境维度,珍酒李渡展现出“时间银行”思维。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首个明确提出“双碳”目标的企业,珍酒李渡制定的“2850”双碳目标(2028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比国家“3060目标”分别提前了两年和十年。

为实现这一目标,珍酒李渡在2024年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果。比如,公司电力消费中绿电占比超50%、取水强度较2021年降低57.2%、环保包材使用占比已达到99%。

珍酒李渡对环保目标的提前规划与推进,如同在“时间银行”中提前储蓄绿色发展成果,为企业自身及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更多时间与空间。

在社会维度,珍酒李渡体现了“共生共荣”逻辑。旗下珍酒通过发展高粱、小麦合作种植基地56万亩,带动5万余户农村家庭增收。“湘窖·我的大学梦”公益助学活动七年累计捐款超3840万元。李渡借助唐、元“双遗址”举办申遗文化节,弘扬传统酿酒技艺。

在治理维度,珍酒李渡展现了“规则先行”意识。公司设立ESG管理委员会与执行小组,将反腐败、数据安全纳入治理体系。2024年,公司对33家核心供应商开展ESG风险审查,推动460项改进计划,确保全链条合规,也让公司更加健康。

珍酒李渡的ESG实践,与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连续四年增长相互印证,公司更具温度了,发展也更稳、更安全了。

上市两周年的节点,是一个全新起点。在白酒行业步入“价值与体验至上”的新阶段,珍酒李渡摒弃喧嚣,秉持低调务实的作风,凭借战略定力、创新动力与发展耐力,成为穿越行业周期的实力派。未来,向着更高目标稳步迈进的珍酒李渡,值得市场更多的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