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重庆秀山:赴一场春日里的书香之约

4月24日午时,雨后的阳光刺破洪安边城上空的云层,热烈地倾泻在洪安老街的青石板上。

去年刚分配到重庆秀山洪安镇镇政府的退役军人杨显正蹲在宿舍床边翻找那双沾满泥点的登山鞋。昨晚整理读书分享稿到凌晨的困倦还挂在脸上,可想起半小时后就要出发的读书踏青会,他立马在鞋带上打了个利落的蝴蝶结。

分享会现场。

这不是一场按部就班的青年干部学习活动,对于刚大学毕业考入基层的田益凤来说,过去几个月在了解洪安历史、学习讲解和材料堆里打转的日子,让她时常怀念校园里捧着诗集坐在梧桐树下的时光。直到上周看到洪安镇宣传委员刘磊在工作群里发的通知:“带着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我们去春山里赴一场约会。”她盯着手机屏幕上的“踏青”、“读书分享”、“户外拓展”几个关键词,突然觉得心里又活泛起来了。

4月24日下午2点,22名青年干部在洪安镇政府广场集合完毕,以“春阅山河、书香致远”为主题的洪安青年干部读书踏青会正式启程。比起平日开会时的正襟危坐,今天的队伍里多了运动背包、遮阳帽和装在网兜里的保温杯,年轻的脸庞上写满对这次行程的期待。家就在洪安对边的湖南花垣县的95后姑娘刘巷特意换了件蓝色的卫衣,手里攥着的不是讲话稿,而是一本翻得卷边的《平凡的世界》。

两位学员正在看书。

“我们总说基层工作要接地气,可地气在哪儿?在泥土里,在草木间,更在彼此的交流碰撞中。”车子行驶在宽敞的乡间道路上,冉康林的开场白让后排打盹的张韦杰来了精神。这个从城市考来的00后小伙,上周还在跟母亲抱怨“每天不是填表就是材料,根本没时间看书”。此刻他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新绿,忽然想起行李箱底那本没读完的《乡土中国》。

学员们分享心得。

下午2点30分,学员们来到此行目的地贵措社区棚竹山,大家一起在山涧边的草坪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杨若愚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节选,以毛主席对革命前景的深刻洞察,感悟面对未知挑战时坚定信念的力量,激励大家从实践与乐观精神中汲取动力;杨琼红带来《生命是一树花开》节选,借生命如花开需经风雨洗礼的哲思,引发对人生成长的思考;龙静讲述《天使的百合》故事,通过波斯国王与乞丐的“双向逃离”,揭示欲望与幸福的真谛,引人深思。此外,学员们还诵读了与春天相关的诗词,从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春景描绘,到吴晟“我带你去广袤的田野走走”的诗意邀约,在书香与自然中感受文字魅力。

分享会现场。

最热烈的讨论发生在分享会的“观点擂台”环节。围绕“基层青年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新手妈妈翟芷旎举着《活着》率先发言:“福贵经历那么多苦难还能坚持,我们遇到的这点挫折算什么?”但马上遭到综合执法大队的刘秋燕的反驳:“我带的《月亮与六便士》恰恰想说,人不能只盯着地上的六便士……”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一直坐在树桩上的张俊伟突然插话:“为什么不能既捡起六便士,又抬头看看月亮?就像我们眼前的春山,既有泥土的芬芳,也有星空的璀璨。”

夕阳西下,年轻的干部们踩着轻快的步伐走下车,背包里装着的不仅是书本,还有对这片土地更深的热爱。正如秀山县委宣传部干部胡安妮在活动结束时说的:“今天我们在春山里读的,不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脚下的中国。”而那些在山风中飘荡的读书声,终将化作他们扎根基层的勇气,在未来的日子里,续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通讯员 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