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朝阳区安排约500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助各街乡“破局”基层治理

曾经的封闭绿地,变成街角花园;曾经出行难,如今一路畅通……近年来,朝阳区发展改革委聚焦群众诉求量大的治理类街乡,梳理摸排31个补短板项目,安排项目补助资金约5000万元,推进治理类街乡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改造景观,打造街角花园

春日里,地铁13号线北苑站旁一处生机盎然的“城市花园”十分抢眼,绿植鲜花错落,步行通道、自行车道划分清晰,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各有停区,市民走出地铁,便置身于清朗有序、时尚宜人的花园之中。

地铁13号线北苑站旁一处生机盎然的“城市花园”十分抢眼。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地铁13号线开通运营至今已有20余年,北苑站区曾经通行无序、环境杂乱。为了改善该区域的问题,2024年,来广营地区工委、办事处借助周边有林有绿的优势,融合花园城市理念开启系统性改造。

如今,新修的慢行步道让出站步行距离缩短约100米,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以绿化带隔离实现分流。花园内种植了桃花和绿植,设置了“向幸福出发” 等特色标识以及13个指示标牌,其中8个智能标牌可实时显示时间、空气质量等信息。今年实施的整治方案,铺装了柏油路与慢行步道,新建地下排水管线,还在边角与林下新增千余个共享单车停车位。

地铁13号线北苑站旁一处“城市花园”内新修的慢行步道。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同样焕然一新的还有潘家园街道的传统文化示范街区。该街区以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尚古古玩城、天雅古玩城周边道路为主要对象,西至华威路、北至潘家园路、南至华威南路,均为公共区域。在街区改造中,除了绿化改造、景观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街道还植入潘家园属地文化,通过街区景观讲好潘家园故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东三环南路辅路和松榆南路的交叉口,原有一处3000余平方米的封闭绿地,景观稍显凌乱,缺乏特色。经过改造后,该绿地已经变身为一处开放式公园——凤鸣园,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打卡地。

街乡合力“疏通”交通出行堵点

在交通方面,朝阳区街乡联动辖区资源,以“绣花功夫”破解出行难题,提升道路交通治理水平。

北京市第二中学朝阳学校因地处交通要道且邻近大型商圈和住宅小区,在上下学高峰期,校门外道路长期出现交通拥堵情况,影响周边居民出行。

针对这一难题,平房乡利用“吹哨报到”机制,联动辖区学校、交通支队及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探索解决方案。一方面,学校通过增设南侧出入口分流接送车辆,并加强师生动态巡逻和值守,减少东门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平房乡政府协调附近停车场为接送车辆提供30分钟免费停车服务,解决家长“停车难”的问题。

朝阳医院东院区周边也曾经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这里周边区域有长楹天街和北京华联购物中心、常营体育公园、陈经纶保利分校和十多个住宅小区以及地铁6号线常营站,区域内呈现人流量大、车流量大、道路交叉路口多、停车车位少等特点,造成了医院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

常营乡政府联动区交通委和朝阳医院东院区,开展朝阳医院东院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在医院正门门口施划非机动停车区域,保障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并于每日安排巡防队员开展秩序维护和交通疏导,保障医院周边交通秩序良好。

朝阳区交通委通过拓宽车道,优化慢行系统,增设机动车左转待转区、过街安全岛以及违停抓拍等措施,改善朝阳医院东院区周边区域交通环境。如今,朝阳医院东院内、外部交通循环更加合理化,道路也更加安全、畅通,百姓的出行品质进一步提高。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张慧娇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