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学霸干出物联网IPO:年入69.7亿,全球第二

铅笔道作者 | 阿欣
4 月 25 日,广和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若成功上市,它将成为继移远通信后第二家 "A+H" 两地上市的物联网模组企业。
广和通的业务实打实的 " 通吃 " 物联网。从汽车电子到机器人,从智能家居到 5G 模组,堪称无线通信界的六边形战士。
其核心产品是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这是一种嵌入终端设备的 " 数据传输枢纽 ",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 5G、4G、NB-IoT 等网络传输至云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 年,广和通以持续经营收入为衡量标准,稳居全球无线通信模块供应商第二位,占据 15.4% 的全球市场份额。
此前,广和通已于 2017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至递交招股书当日,A 股市值约 189.68 亿元。
01
广和通的创始人张天瑜,1967 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
1999 年,张天瑜南下深圳,创立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和通)。
初创阶段,广和通以摩托罗拉无线模组分销业务起家。依托摩托罗拉的品牌影响力,业务量快速增长,员工规模虽小但盈利可观,甚至被张天瑜形容为 " 躺着赚钱 "。
然而,张天瑜也清醒认识到过度依赖代理模式的风险: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2008 年,广和通迎来了关键转折点。摩托罗拉移动通讯部门被国外企业泰利特通信(Telit)收购,原有合同关系终止。
面对突如其来的 " 断粮 ",张天瑜带领团队基于英飞凌平台开发无线通信模块自主研发。随后,广和通推出自主品牌 Fibocom。
这一转型不仅摆脱了对外部品牌的依赖,也使广和通从单纯的贸易商蜕变为技术驱动型企业。
2014 年,英特尔投资广和通并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双方在 5G 领域展开合作,英特尔直到 2019 年底才退出广和通十大股东之列。
2017 年 4 月 13 日,广和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讯模组企业。此后,广和通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 2019 年携手英特尔推出全球首批 5G 数传模块,2020 年联合中国联通发布全球首批 5G+eSIM 模块等。
张天瑜也登上《2023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在《2023 年 · 胡润百富榜》中位列第 813 位。
02
广和通的核心产品是无线通信模组及基于这些模组开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简单的来说,无线通信模组如同各类智能设备的 " 通信器官 ",主要分为数传模块和智能模块,这两类产品在 2024 年为广和通带来的收入之和超 67.04 亿,其中数传模块占总收入的 43.7%,智能模块占 52.4%。
数传模块(4G/5G 模组)类似于设备的 " 移动网络适配器 "。
例如,家庭无线路由器(FWA 设备)装上广和通的 5G 模组后,能在没有光纤的地区提供千兆宽带,解决了北美等地区家庭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
共享充电宝内置的 2G 模组,方便运营商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提升了设备管理效率。
智能模块则是为设备赋予 " 大脑 ",让终端具备本地化 AI 能力。
像智能割草机搭载的 SC126 模组,通过 GPS 定位和障碍物识别算法,能自主规划路线,降低了庭院维护成本;
新发布的 AI Buddy 解决方案,集成实时翻译和语音交互功能,解决了跨国商务沟通的语言障碍,该产品已与地瓜机器人等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03
2020 年至今,中国物联网模组模组向智能化演进,边缘计算与端侧 AI 成新战场。
值得关注的是,广和通 2024 年将传统车载模组业务剥离后,重点押注的 AI 模组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类产品内置自研的 Fibocom AI Stack 软件平台,能让扫地机器人、工业摄像头等设备直接运行轻量化 AI 模型,既降低了延迟又保护了隐私,成为广和通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截至目前,其产品种类覆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车规级模组、AI 模组、安卓智能模组等。
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慧能源等领域,为云办公、移动宽带、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能机器人、智慧家居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其客户群体广泛,与高通、联发科等形成战略联盟,车载业务通过西安联乘、广通远驰实现全球交付,服务通用、福特等车企,海外收入占比 60%,客户复购率稳定在 85% 以上。
广和通的亮点在于其垂直整合能力,从模组到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全链条覆盖。
广和通在全球无线通信模块市场及其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表
财务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广和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 52.03 亿、56.52 亿和 69.71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 3.65 亿、5.65 亿和 6.77 亿元。
04
2024 年全球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达 436 亿元,7.7% 年增速,预计 2029 年突破 720 亿元。
驱动增长的因素包括三方面。第一,车联网(L3 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超 20%);第二,智能家居(2028 年全球出货量 11 亿台);还有工业物联网(预测性维护需求激增)。
然而市场高度集中,前五企业占据 76.1% 份额。移远通信(36.5%)与广和通(15.4%)组成第一梯队,Sierra Wireless(12.1%)、Telit(8.3%)、u-blox(4.8%)分列其后。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正步入高速扩张期,市场规模与设备数量将呈现指数级攀升。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 2030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可能突破 12.6 万亿美元,这得益于 5G 网络部署及边缘计算技术的普及。
思科年度互联网报告显示,受工业自动化需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联网设备数量将从 2023 年的 150 亿台激增至 2030 年预期的 290 亿台。
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指出,2028 年全球 5G 覆盖率将达 85%,其数据传输效率较 4G 提升逾 20 倍,能支撑自动驾驶与远程医疗手术系统等关键物联网应用场景。
然而,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安全性能挑战也日益加剧。Gartner 统计显示,2023 年物联网安全支出增长 42%,但网络攻击事件仍同比上升 67%,这促使各国加快立法进程,如美国加州出台《物联网设备安全法》,明确强制认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