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夸克新入口:重构AI“视界观”,望见阿里AI新版图

互联网大厂每年会更新无数个产品与功能迭代,有一些是追风口的热点,而有一些会被时间证明背后更深远的价值。

举个例子,尽管市面上不少 AI 应用都具备拍照识图等多模态功能,但大多数产品仍停留在 " 识别 - 展示信息 " 的浅层交互阶段。

夸克于近期上线了 " 拍照问夸克 ",基于通义与夸克的多模态能力,AI 不仅能看,还能理解物理世界并采取行动,调用对应的智能体来完成后续服务,实现了从 " 看见物理世界 " 到 " 理解并行动 " 的质变。

" 拍照问夸克 " 功能,让搜索第一次从视觉层面,实现了从获取物理信息到解决问题的闭环。也意味着,夸克作为 AI 超级框,可以 " 一框解读物理世界 "。

当前,AI 超级应用将各家技术能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消费级产品,成为这一轮大模型技术浪潮中的风口,也是互联网巨头们都在抢夺的入口。阿里将 "AI 原生应用 " 列为未来三年的核心投入方向。" 拍照问夸克 " 不仅让夸克打开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触点,也进一步打开了阿里 AI To C 业务的想象空间。

所以,这一功能的上线,值得放在更加纵深的阿里 AI 战略中来解读。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是,夸克究竟对 AI 相机做了什么?

从交互体验来看,图像搜索更适合用来与现实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相比文字搜索,图像表达的信息更丰富,可以减少用户语言表达的误差,更真实地反映物理世界的原貌,搜得更精准;图像交互也更快捷,现实场景中很多信息是突发的,比如临时需要识别陌生植物,旅游时路过一座有趣的建筑,这时往往来不及转换成文字描述,抬手一拍,搜起来更方便。

所以,满足用户探索物理世界的需求,AI 搜索必须看清、看懂物理世界。但透过搜索引擎,探索丰富的物理世界,为什么一直没能实现?

原因是传统搜索,眼(视觉感知)、脑(图像理解推理决策)、手(执行服务)的脱节:

看不全。文本搜索已经成熟,但多模态搜索还在发展中。早在 2001 年,谷歌就发布过图像搜索引擎。但 AI 传统方法受限于文本元数据,ImageNet 数据集仅含 1000 类物体,远未覆盖现实场景的复杂性,导致检索效果差。移动应用孤岛问题,各平台数据不互通,跨平台整合不足,搜索效果仍然受限。

看不懂。用户的搜索意图有模糊性,NLP 模型已经可以较好地理解意图和智能匹配,但很多基座大模型在跨模态理解上仍有局限,一旦涉及图片等多模态交互,无法从图片中准确理解用户意图,检索准确性不足,十分依赖用户的提示词,普通用户难以掌握,又进一步限制了多模态功能的使用意愿和频率。

动不了。夸克 AI 相机产品经理认为," 当用户面向一个客观物理世界,既想让你告诉他这是什么,当然是什么背后有一些原因原理、趋势判断等,还有一些是面向面前画面或者已有的自己图像里相册的内容,希望进行一些处理 "。但传统搜索止步于单向信息输出,无法触发场景化服务,缺乏行动能力。

进入大模型时代,许多应用或多或少都上线了 AI 拍照能力,但大多是碎片化场景,或者垂域场景(如购物、美颜修图、植物识别),通用全能的一体化产品几乎没有。直到 " 拍照问夸克 " 的上线。

" 拍照问夸克 " 以几乎 " 满配 " 的 AI 能力," 眼脑手 " 的联动,赋予了搜索全新的 " 视界观 "。

夸克整体的定位是 AI 全能助手,AI 超级框之前先解决了文本检索的难题," 拍照问夸克 "AI 拍照功能的上线,则有望补齐传统搜索 " 看不全、看不懂、动不了 " 的短板,为用户打开物理世界的更大想象力。

夸克是如何提高 AI 搜索的 " 视力 " 的?AI 相机的眼、通义基模 + 夸克后训练的脑、智能体的手,整合起来,重新打造图像搜索。

首先,教 AI 看图,准确告诉用户这个东西 " 是什么 "。夸克在做搜索引擎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的专业图片数据库,用户用图片发起需求的时候,夸克能够快速去调取数据库进行匹配,精准回答给用户这是什么。当前,夸克的各类实体识别几乎做到了市场的最好水平。

接下来,教 AI 理解图片,理解用户 " 为什么问 "。基于多模态视觉理解能力与深度思考的复杂推理能力,相当于调动大模型的 " 大脑 " 去思索视觉信息,自动识别用户提问意图,先理解用户想干什么、这道题是什么,理解完之后再去检索,想一些对应的解决思路。一些用户 " 没见过、说不清、问不出口 " 的问题(如外语标志、没见过的植物),也能秒懂用户需求。同时," 拍照问夸克 " 还支持多轮图片对话、以图追问和深度对话,帮用户解析复杂问题。

然后,让智能体动起来,提供 " 下一步怎么办 " 的行动方案。用户面向一个客观物理世界,既想让你告诉他这是什么,后续也关联着下一步行动,比如希望进行一些图片处理。" 动脑 " 分析完用户的意图,夸克还聚合多智能体能力,采取行动,一个入口就可以完成扫描、修图、编辑、翻译、找图等的高效处理,实现解题、健康问题解读、AI PPT、创作、生图等多样化创作需求。

眼(感知)脑(推理)手(智能体)的联动,大幅提升了多模态搜索的产品体验。" 拍照问夸克 " 让搜索从单一模态到多模态,提升了视觉搜索处理复杂查询的能力,可能成为行业的新标准。

当 AI 有了 " 视界观 ",多模态搜索融入 "AI 超级框 " 之后,夸克 AI 产品化范式的又一次成功自证。所以我们也很好奇,为什么夸克会一次又一次打造出爆款 AI 原生应用?夸克做 AI 产品的思路究竟是怎样的?

从这两个爆款 AI 功能来看,夸克做 AI 具备几个特点:

一是以前的基础。夸克凭借极简、科技感在搜索领域快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 2 亿人都在用的 AI 应用,自身在 AI 产品化上的积累,锻炼出了产品感觉和技术积累,这为其在产品中融入大模型的最新能力如多模态,打好了基础。

二是当下的位置。2025 年,夸克升级为阿里 AI 旗舰应用,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承担起打通阿里内部优势能力与资源的重任,可以聚合模型(通义)、应用(淘宝)等各个渠道的优势资源,打造更加完整的用户体验。

三是始终在线的战斗力。再好的基础和资源,都要靠行动来发挥出最大效果。公允地说,夸克的创新竞争力是业内首屈一指的,比如去年第一时间整合大模型能力,把 AI 搜索融入夸克高考等功能。敏锐的需求洞察,快速反应不断迭代,夸克的 AI 产品化在这一年多里进展飞快,成为行业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 2024 年明确 AI To C(AI to Consumer)业务,其中夸克其中的代表性 AI 应用,是 C 端超级入口。由此可以推断,夸克未来集中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其 AI 能力未来或将搭载到智能消费硬件(如 AI 眼镜)中,进一步打通物理世界入口。

从这个角度说," 拍照问夸克 " 多模态搜索功能的上线,只是夸克的一小步,却进一步证明了夸克 AI 产品范式的有效性,指向了更宽广的未来。

承载着阿里 AI 旗舰应用的定位,夸克的产品化能力,对业务估值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性有多大,值得我们仔细评估。

具体来看," 拍照问夸克 " 功能的上线,至少对阿里 AI to C 业务带来几重影响。

首先,多模态落地搜索的实际效果、整合速度,是阿里 AI 能力的佐证。AI 相机作为多模态入口已是标配,但夸克上线即满配,说明其技术整合能力强,通过通义基模 + 后训练,使得功能上线即具备高成熟度,直接满足用户多样需求,减少迭代周期,快速占领市场。

这无疑是阿里通义大模型为应用赋能的有力佐证。

此外,夸克结合其已有的 AI 能力,如多模态推理、图像生成等,让用户通过拍照直接获取信息或服务,比如扫描物体识别、文档处理等,增强实用性,进而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从数据来看,夸克 00 后用户占比超 50%,该群体对物理世界探索(如学习、旅行)需求强烈,且更习惯多模态交互。通过满足其高频刚需,比如购物(扫描商品)、教育(拍照解题)、健康(医疗报告解读)等,夸克快速建立 AI 服务心智,形成 " 入口即服务 " 的强绑定。

以拍照为例,当你拍了一个东西并 " 拍照问夸克 " 多少钱,它会首先描述一下你拍的东西,并给出相应的淘宝参考链接。并且夸克并不是直勾勾的引导购买,更多是作为一个信息提供给用户。一个直接触达用户的链路,就被打通了。

未来拍照功能还可以放到 AI 眼镜等智能终端上,夸克成为阿里首个整合 " 视觉 + 语言 " 交互的超级入口,成为物理世界与数字服务的连接点,打开阿里 AI To C 的想象力。

透过夸克的拍照入口,我们不只能进一步看清、看懂物理世界,也看见了阿里与 AI 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