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3位前总统怒批,又被自己人轮番“捅刀”,关税之战迎来末路?
2025年4月,美国政坛罕见地出现了三位前总统联合批评现任总统的局面。
奥巴马、拜登和克林顿纷纷公开谴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认为此举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害,还加剧了国内的分裂与国际上的孤立。
与此同时,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声音,议员、企业主以及特朗普的昔日盟友纷纷对他的政策提出质疑。
这场关税战争不仅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批评,也让特朗普的政治生涯面临重大挑战。
三位前总统的公开批评:罕见的政治风暴
美国总统卸任后通常保持低调,很少公开批评现任总统。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其重返白宫仅100天后便遭到三位前总统的接连怒批,打破了这一政治惯例。
4月5日,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发表演讲,直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毫无益处”。
他认为所谓“对等关税”不仅无法保护美国制造业,反而加剧了国内通胀和货物短缺。
他还调侃道:“如果我当年做了这种事,共和党绝对不会保持沉默,他们会疯狂攻击我。”
奥巴马的发言不仅针对政策本身,也对特朗普的领导风格提出了质疑。
4月15日,拜登在卸任后的首次公开演讲中怒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他指出,这一政策在短时间内破坏了美国经济的稳定,并损害了国际合作关系。
拜登的批评进一步强化了奥巴马的观点,表明特朗普的政策不仅在国内失效,也在国际上失去了支持。
4月19日,比尔·克林顿在纪念“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爆炸案”30周年的仪式上发表讲话。
他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并暗讽特朗普的政策加剧了美国的分裂。
克林顿的言辞虽未直接点名,但现场的反应表明,他的批评直指现任总统。
三位前总统的联合批评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策的争议性,也表明关税政策正在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焦点。
共和党内部的分裂:盟友倒戈与反对之声
除了民主党前总统的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共和党内部也引发了分裂。
议员、企业主和昔日盟友纷纷对其政策提出质疑,形成了刺向特朗普的“三把利刃”。
首先,共和党议员虽然在公开场合不敢直接反对特朗普,但在私下却表达了强烈不满。
据《国会山报》报道,许多议员认为关税政策正在成为共和党的政治负担,并希望最高法院介入叫停这场关税战争。
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特德·克鲁兹甚至表示:“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对美国消费者自己加税,因为许多商品美国暂时无法生产,民众只能购买已经被加税的外国商品。”
其次,共和党企业主也对关税政策提出了严厉批评。
美国消费品公司Viahart的首席执行官莫尔森·哈特发表了一篇长文,列举关税政策的十大失败之处。
他指出,美国本土生产成本仍比中国高40%,供应链和劳动力技能全面落后,“美国制造回流”只是一个致命的幻觉。
尽管这份报告被送进了特朗普的办公室,但却未能引起重视。
最后,特朗普的前副总统彭斯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批评关税政策是“重大失误”。
彭斯曾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但如今却选择与他划清界限,这种背刺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共和党内部的分裂。
共和党内部的反对声音不仅削弱了特朗普的支持基础,也可能影响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的表现。
国际反制与国内经济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在国内引发争议,也在国际上遭到强烈反制。
中国、欧盟和加拿大等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进行精准反击。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使得美国中西部的农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美国大豆出口量下降了26%。
这些数字直接影响了特朗普在农业州的支持率。
欧盟和加拿大对美国钢铝产品加征反制关税,导致美国相关产业出现裁员潮。
同时,美国能源出口也受到影响,对华石油出口量锐减90%。
这些国际反制措施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
国内经济也因此陷入困境。
关税政策导致货物短缺,通胀预期高涨,股市在短时间内下跌了15%。这些经济后果不仅加剧了民众的不满,也成为抗议活动的导火索。
结局注定:关税战争的失败与未来启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美国制造回流”的目标,还导致了国内经济困境、党派分裂和国际关系紧张。
这场关税战争的失败教训表明,单边主义和关税大棒无法维系美国的经济霸权。
未来的国际贸易秩序将更加注重平等协商与合作。
特朗普的政策失败为全球贸易规则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唯有通过多边机制和智慧协商,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终将证明,单边霸凌是帝国的穷途末路,而合作共赢才是国际社会的未来。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前所未有”!拜登、奥巴马、克林顿接连谴责特朗普政府
北京日报客户端:特朗普“自己人”暗中希望美最高法院叫停关税战
光明网:美前副总统彭斯称关税措施是“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