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衢州,一群美国人收到了一张1942年的解放日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衢州见”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活动4月17日至18日在浙江衢州举行。
活动现场。 于量 摄
18日活动现场,衢州市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向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赠送了一份特殊礼物:1942年4月19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复制件。当天的《解放日报》头版刊载了以《以轰炸还轰炸,盟国空军首袭东京,横滨、神户、川崎等地亦被炸》为题的报道,并配发社论《美空军袭东京》。
1942年4月1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复制件)。 于量 摄
二战期间,为报复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于1942年4月18日发起空袭日本本土的行动,史称“杜立特行动”。
由于油料耗尽和联络不畅,完成任务返航的美国飞行员大多弃机跳伞,降落在中国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并得到中国军民救助。期间,中国军民深入崇山峻岭,对“杜立特行动”机组成员展开大营救,64人被救脱险,其中有51人集中在衢州。
然而,在美国飞行员平安离开后,侵华日军对参与救援的百姓展开疯狂报复,仅衢州机场就遭受日军飞机轰炸59次。日军还发动浙赣战役,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造成中国民众重大伤亡。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接过报纸。 于量 摄
此次“我们衢州见”交流活动以“让历史照亮未来”为主题。活动期间,中美民间人士相会衢州,与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中国村民后裔交流,在“杜立特行动”遇难机组成员的纪念碑前缅怀英雄,与衢州青年学生共植友谊林,共同纪念这段历史。
参加此次活动的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副主席、美国“飞虎队”成员之子克利福德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中美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以及对共同历史记忆的传承格外重要。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夏立平认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美民间人士展开这样的交流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我们不应忘记中美人民携手同行的历史,不应忘记我们两国人民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对待彼此的真挚付出。”
《在浙江衢州,一群美国人收到了一张1942年的解放日报》
栏目主编:陈抒怡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