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立陶宛失望透顶,与中国闹翻4年后,当初美台说好的合作至今没看到
据报道,立陶宛议会议长表示,立陶宛与台湾的合作预期远未达成。4年前,立陶宛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涉台问题上严重挑衅,如今却陷入了失望与困境交织的局面 。
2021年,立陶宛政府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以“不应出现的名称”命名。这一行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背弃在两国建交公报中的政治承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立陶宛原以为此举能换来美台的丰厚回报,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自身地位,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中国的坚决反制以及一系列难以承受的后果 。
立陶宛(资料图)
在经济层面,立陶宛遭受了沉重打击。自与中国关系恶化后,立陶宛的对华出口大幅下滑。2020年,立陶宛对华出口额尚有3.2亿欧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骤减至不到5000万欧元,短短几年间缩水幅度超过八成。其国内众多产业深受影响,木材、乳制品等主要产业陷入瘫痪。克莱佩达港曾是中欧贸易的重要枢纽,以往每年货物运输量可观,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对华贸易。但在涉台事件后,中欧班列调整路线,避开立陶宛,导致该港口货物堆积如山,港口相关产业发展遭受重创 。
立陶宛原本寄望于与台湾的合作能填补经济缺口,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2023年,台湾工研院与立陶宛企业签署半导体合作协议,当时宣称要在立陶宛建立先进的芯片工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带动经济转型。可现实却给了立陶宛重重一击,由于立陶宛自身存在电力供应不足、工业用地审批迟缓等问题,该合作项目陷入停滞。而且,台湾方面承诺的技术转移和资金投入也迟迟未到位。据立陶宛当地企业反馈,台湾工研院提供的8寸晶圆技术相比中国大陆落后十年,远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