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东莞今年义务教育招生网上报名5月8日启动

4月25日,南都记者从东莞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媒体沟通会获悉,明确今年东莞义务教育招生网上报名从5月8日开始,全市所有适龄儿童都需要通过“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报名和录取。

今年招生政策在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体现为“五个不变”和“一个优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将全面取消民办学校幼升小直升入学。

注:以上是今年招生流程和初步日程安排,后续可能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微调,如有微调将及时在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东莞慧教育”上公布。

五个“不变”

2025 年东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保持稳定,在免试入学、公民办同步招生、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随迁子女入学及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五个关键领域延续原有政策,保障招生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不变。教育部阳光招生 2025 专项行动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选拔学生,严禁收取学生个人简历、视频音频等展示材料,也不得以学科竞赛、考试证书等作为录取依据。入学后须均衡编班,杜绝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借“校园开放日”之名违规招生宣传或考察学生、家长。东莞将严格执行免试入学规定,严惩“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行为。

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不变。自 2020 年起,东莞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统一管理,依托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实现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起始年级招生仍依托该平台,于 5 月 8 日至 14 日同一时间段进行网上报名并公布录取结果,未经平台招录的学生无法入学和建立学籍,保障招生工作规范有序。

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不变。东莞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持续利好,优才卡持有人子女与户籍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若学生监护人暂未持有优才卡但符合相关条件,需在 5 月底前向工作所在镇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子女入学服务申请,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后顾之忧,助力人才扎根东莞。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维持稳定,非东莞户籍随迁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学校,其监护人须办理居住证,特殊情况暂无法提供者,办理有效居住登记并提供居住或就业证明材料,可在招生补录阶段申请仍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但不能参加电脑派位。随迁子女可通过积分入学或优待政策申请公办学校,积分入学按既定方案执行,在民办学校就读的非户籍学生继续享受学位补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

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保持不变。今年东莞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不变,仍分为“提前批”入学、“电脑派位”入学和“补录”入学三种方式。“提前批”涵盖长幼同校、直升入学和属地购买学位三种类型;“电脑派位”按志愿顺序录取,时间计划为 7 月 3 日;“补录”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市教育局按派位号顺延补录,第二轮学生可自行联系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补录,多途径满足学生入学需求。

一个“优化”

今年优化主要集中在民办义务教育招生。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要求,今年东莞在兼顾学位供需平衡、维持招生秩序稳定的基础上,结合民办学校是否具备学生寄宿条件、学生入学实际需求等因素,对不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从以前的面向全市招生调整为面向区域招生,确定其电脑派位招生范围为学校所在镇街及接壤镇街,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招生时只能接收上述区域范围内的学生填报入学志愿。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和第一轮补录招生后如仍有空余学位,在第二轮补录时可面向全市招生。

其他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学校招生范围维持不变,仍可面向全市招生。无论东莞户籍学生,还是非东莞户籍学生,网上报名且初审通过的学生均可填报。

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提高派位中签率,今年民办学校志愿个数从去年的3个志愿增加到今年的6个志愿。6个志愿中,学生可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不超过3所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6个志愿自由排序,请各位家长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志愿选择和排序。

此外,东莞2022年已明确,逐步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2022年至2024年为过渡期,今年将全面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需入读民办学校一年级的幼儿家长可通过“电脑派位”方式申请入读民办学校。

常见问题问答:

一:关于志愿填报问题:父母是东莞户籍,小孩是非东莞户籍,是按照户籍学生填报志愿还是非东莞户籍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呢?

答:志愿填报是以学生户籍类型为基础,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有所不同。

以上志愿类型并不是所有都必须填报,如学生符合多个类型的,可结合实际选择一类或多类填报志愿,若有多个志愿被录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注册。不同类型的志愿有不同的录取规则,请各位家长在充分了解各类别的录取规则后,合理填报志愿。其中:

(1)户籍地公办学校:由户籍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户籍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2)优待政策学位:对符合相应优待政策的人员,由属地镇街教育部门按相应的优待政策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属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3)积分入学:按照积分入学方案进行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

(4)民办学校:由市教育局统一电脑派位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收费标准、走读住宿安排、校车接送等情况,再合理填报志愿。

二:关于入学年龄问题:今年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年龄截止时间是到什么时候?

答:入学年龄没有变化,今年申请入读小学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即2019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申请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其中,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

三: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初审通过的学生均可以填报;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仅区域范围内的学生可以填报,那是以什么为界定,识别属于区域范围内学生呢?

答: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是以学生户籍、监护人户籍或居住证办理情况作为识别,确定可以填报哪些区域范围的民办学校。

东莞户籍学生:以学生本人户籍所在镇街为依据,可以在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不超过3所填报志愿,同时还可以选择3所学生户籍镇街所在区域的民办学校填报志愿。

(举例说明)小东是东莞寮步镇户籍学生,按照规则,小东可以在全市招生学校中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的民办学校,同时由于寮步镇接壤“东城、茶山、松山湖、大岭山、东坑、大朗”6个镇街,按照招生区域划分,小东也可以同时选择上述1 6个镇街的民办学校填报不超过3个志愿。

非东莞市户籍学生:须先选定其中一名监护人为“主监护人”,以该“主监护人”的本市户籍或居住证办理情况为识别,可以在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不超过3所填报志愿,同时还可以选择“主监护人”本市户籍或本市居住证所在镇街所属区域的民办学校中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

(举例说明)小莞是湖南户籍学生,选择父亲为“主监护人”,其父亲(非东莞户籍)在东莞塘厦镇办理了居住证,按照规则,小莞可以在全市招生学校中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的民办学校,同时由于塘厦镇接壤“黄江、樟木头、清溪、凤岗”等4个镇街,按照招生区域划分,小莞也可以选报上述1 4个镇街的民办学校中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学校。

在志愿填报阶段,招生平台会根据学生户籍、“主监护人”户籍和居住证的审核情况,自动匹对出可以填报的学校清单,家长自行选择。

四:本市户籍学生能申请跨镇街入学吗?

答:《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部分本市户籍学生的家庭实际居住地和父母工作地与户籍所在镇街不一致,可能会申请跨镇街入学。目前东莞各园区、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资源供需情况不一,具体由各园区、镇(街道)结合学位供需实际,自行制定相应的跨镇街入学办法。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向相应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详细了解。

五:今年还会有“长幼同校入学”政策吗?

答:为解决多孩家庭子女入学接送问题,今年东莞继续实行“长幼同校”入学政策。其中,民办“长幼同校”方面,先由民办学校登记有需要的学生家长申请并初审,按照招生方案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公办“长幼同校”方面,由于每个镇街公办学位供需情况各异,由各园区、镇(街道)结合属地教育资源实际,合理制定属地公办学校长幼同校入读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调剂办法等,积极解决多孩家庭小孩入学接送困难,但不一定能满足每个家长指定的需求。

六:今年非户籍适龄儿童积分入学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东莞市2025年积分入学日程安排

今年东莞招生工作以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为统领,全力确保招生工作阳光规范、公平公正。东莞市教育局强调,任何提前招生、私下招生、掐尖招生都属于违规招生行为,开学后将无法建立正规学籍。请各位家长朋友务必提高警惕,以教育部门发布权威信息为准,按照正规的报名程序报名入学,以免上当受骗,影响孩子上学。

据透露,今年,教育部、省教育厅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东莞已经迅速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接下来,东莞主要从聚焦公平、强化监督两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阳光招生。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来源:东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