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乘组与记者集体见面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4月23日11时,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乘组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的首次亮相。
图为见面会现场。廉颖婷 摄
陈冬:合,三头六臂;分,各司其职
这是陈冬第三次执行任务,他说,心情必然十分激动。
陈冬说,这次任务最重要的就是以零失误、零差错为标准完成好本职工作。还有就是要注重传承,让两位新人能够通过任务尽快成长,也要专注于在狭小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带领乘组以更加精深的专业素养,完成全部既定任务。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经过长期组队训练,彼此都十分熟悉,默契十足。团队既展示出飞行员精准的操控能力和敏锐的思维,又展示出工程师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我们三人勤奋、坚韧、细致、团结,为任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对我们的团队充满信心:合,三头六臂,群策群力;分,各司其职,独当一面。”陈冬说,“按照计划安排,这次任务会有复杂的出舱活动,精细的实验操作和日常的维护维修等挑战。乘组秉承‘地面多备几手,太空才能得心应手;地面拼尽全力,太空才能应对有力’的理念,做到所有训练时间有保证、内容有保证、效果有保证,我们对圆满完成任务充满必胜信心!”
陈中瑞:把航天人的荣耀写满太空
陈中瑞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他说,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带给我们无限的自豪。当选拔航天员的消息传来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20年9月,陈中瑞和第三批18名队友光荣加入航天员队伍,开启了为国出征、筑梦九天的奋斗征程。
刚开始一起训练的时候,陈中瑞有些紧张也有压力。他说,毕竟指令长已经是第三次飞行了。现在,我们融合得就像一个人,达到了“1 1 1=1”的状态。
作为神舟二十号乘组一员,陈中瑞表示,将在指令长带领下分工不分家,调整好状态,尽快适应太空的失重环境,向神舟十九号乘组虚心学习、主动请教,完成好空间站出舱活动、日常运营维护、设备物资管理、空间科学实验等任务。
“我即将实现飞天梦想出征太空,我最想表达的是,能够生逢新时代,我是幸运的;能够将个人梦和中国梦、航天梦紧密相连,我也是幸福的。我会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再次把航天人的荣耀写满太空!”
王杰: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辉
上大学时,王杰选择航天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后来又幸运地参加选拔并成为一名航天员。
回望来时路,王杰最深的感悟是:人生要有梦想,当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交会对接,并为之奋斗,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辉。
为了能够早日飞天圆梦,从基础理论学习、到航天专业学习,王杰训练的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考试的每一分都不敢放过。“如今,我终于迎来自己的首飞,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说,感谢新时代,让我们每个人有梦可追、追梦可成!”王杰说。
这次飞行任务很繁重,挑战也很严峻。进入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神舟二十号乘组按照零失误、零差错的目标进行了精心、精细、全面的准备。在任务准备期间,王杰及时总结和借鉴过去参加型号研制工作的经验和理念,在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设备维护维修等训练,特别是在应急与故障处置训练中,注重从系统性、整体性出发,既充分掌握各系统的操作、原理,也深入了解系统背后的关联性,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杰主要负责平台照料、设备维护维修、应急故障处理,以及失重防护新技术、人机协同等空间科学实验项目。
王杰说:“虽然我们乘组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每一项操作,每一项科学实验,都互为备份,合作完成。相信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全力支持下,我们乘组一定能够以昂扬的状态、密切的配合、精准的操作,管好用好维护好我们的‘太空家园’,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