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手机”有了安全去处
本报讯(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尹辉)日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顺利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标志着这一业内首家具备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一体化能力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已搭建形成全国性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网络,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正式向全国复制推广。
1月18日,该示范项目在天津、汕头启动试运行,并发出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第一单。试运行期间,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作为首批4个试点城市,中国资环坚持“全链条自主可控、信息安全零风险”原则,不断改进优化消费者体验。目前,全国各省会城市的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选择保密邮寄处置或上门现场处置,实现手机的回收、流转、拆解、破碎、熔炼全程可监控、可溯源。
根据行业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或将达到60亿部。中国资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介绍,“大量的闲置手机没有再利用,这些手机我们称它为‘抽屉手机’,既存在安全隐患,也是资源浪费。”电子电器中含有金、银、铜等贵金属,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作为去年10月在天津新组建的中央企业,中国资环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是其聚焦主责主业稳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该示范项目打通了回收处置链、产业融合链、信息安全链等“三个链条”。废旧手机因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特殊性,在循环利用中必须特殊处理,中国资环与中国邮政强化合作,全面构建前端回收、中端涉密销毁、末端拆解与高值化利用的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