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原创 美伊拉锯战再次打响?特朗普表态信号强烈,伊朗迅速果断回应

据环球网报道,日前,美伊在阿曼重启核问题谈判,双方在剑拔弩张的博弈中开启七年来首次正式对话。

谈判桌上弥漫着历史积怨与现实利益交织的硝烟。特朗普在总统专机上对随行记者表示,允许伊朗成为"伟大国家"但绝不容忍拥核。这种施压性表态与其2018年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的行动如出一辙——当年正是在他主导下,美国退出六国与伊朗达成的多边框架,导致中东核危机死灰复燃。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监测报告,伊朗当前铀浓缩浓度已接近武器级别门槛,浓缩铀存量达到协议规定上限的22倍。

特朗普资料图

德黑兰的回应带着被制裁七年的隐痛与强硬。最高领袖顾问沙姆哈尼在社交媒体X平台强调,伊朗手握"可行方案"但需要"公平协议"。这种表态背后是伊朗核科学家十年间从3千人激增至2.5万人的技术储备,以及突破60%丰度浓缩铀的工业能力。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划出谈判底线:"任何协议必须以解除制裁为前提",直指美国对伊实施的1600多项经济封锁。

军事威慑与外交博弈形成危险共振。美军在中东水域罕见部署双航母战斗群,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的B-2隐形轰炸机随时待命。五角大楼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美国向中东增派了12架F-35战机和3000名海军陆战队员。伊朗革命卫队则亮出覆盖2000公里射程的导弹库,其地下核设施防御系统在卫星图像中显示已完成第四次升级。

谈判进程的曲折在首轮交锋中显露无遗。虽然双方在阿曼皇宫酒店进行了150分钟磋商,但直接对话仅持续3分47秒——这个精确到秒的数字被伊朗媒体反复强调,凸显双方信任赤字。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坚持将导弹项目纳入谈判范畴,而伊朗代表团当场拒绝,只接受讨论核能开发议题。这种根本性分歧导致首轮会谈未达成任何书面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