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中国高管,赖掉4亿美元后,尼日尔无耻发声:希望中企加工资
3月15日时,尼日尔发生了一起令人心寒的事情,尼政府驱逐了三名中石油的中国高管,理由是:中国员工工资太高,尼日尔员工工资低,薪资有差距。
不仅如此,尼日尔还吊销了中资酒店,查封了炼油厂账单。
尼日尔口口声声说是“薪资差距”过大,才不得不这样做,可背后却隐藏着一副恨不得杀鸡取卵贪婪的嘴脸,他们是既要又要!
尼日尔空有石油,却没有技术十分贫穷。
空有宝山而无法利用,因为国内经常动荡,政治、经济上的更是一塌糊涂。
2003年,中石油前往尼日尔和当地政府一起合作开发石油。
尼日尔的环境十分恶劣,沙漠、高达50度的高温,让许多资本纷纷撤离,中国是少数坚持下来的。
20多年如一日,中国的付出难道尼日尔一点也看不到吗?
中国在尼日尔投资了很多基建,这些东西建造出来,花费了中国巨额资金,对尼日尔本地人更有着巨大的好处。
2020年时,中石化缴税37亿美元,尼日尔政府军费才22亿美元。
让很多阴谋论的人,狠狠地打脸。
没有中国企业,尼日尔要收多少税才能有这37亿美元?
拿2023年来说,尼日尔政府靠着政变上台,这件事中国管不到,可新政府以国库穷的响叮当为由,朝中石油借了4亿美元救急。
新政府还承诺,如果还不上还能用石油抵债,中石油答应了,毕竟这白纸黑字签的合同,总该相信的。
可没想到,这4亿美元成了双方的交恶点。
这笔4亿的贷款,约定好是一年归还,利息是7%。
因为不想还4亿美元,尼日尔政府开始对中石油各种挑刺,还以稽查的名义向津德尔炼油厂索要1.3亿美元的税款。
中石油自然是十分生气,可人在尼日尔的地盘,只能忍了。
但这笔钱,中石油不能不要。
更可恶的来了,尼日尔新政府不仅是不想还钱,还想吞下中石化的厂子,搞出许多令人气愤的操作。
在新政府上台后,他们要求将原油分成从15%提升到30%。
中石油20年来在尼日尔投资将近46亿美元,才将阿加德姆油田采收率提高了20%,尼日尔新政府只是动一动嘴皮子,就要把所有好处都给搂走,实在不讲理。
中石油是实打实地在尼日尔进行投资,如果真的跟欧美说的一样,是什么新殖民主义,那中国有必要对尼日尔进行那么多的援助项目吗?
中国在非洲很多国家都有不少的投资,尼日尔自然也不例外。
赛义尼·孔切将军大桥、尼日尔第三大桥、还合作建造了凯大吉水电站、建立两国医疗示范医院、在疫情期间援助疫苗和物资...
不管是农业、就业、还是医疗...中国对尼日尔展现了大国担当。
尼日尔的资源开发需要一定的技术,石油又是我国需要的,中尼企业合作时,中石化又出资又送人,基本都是中石油掏的钱。
这么多年,中石油在尼日尔投资不少,建立了几家大型炼油厂,给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这些石油税收、分成,也是尼日尔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可是,尼日尔新政府借到手的4亿美元,有一半进了瓦格纳账户,还拿来买奔驰汽车,却没钱维修输油管道。
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中)
钱没有拿来用到正经地方,尼泊尔政府自然也不会乖乖还钱,为了耍无赖,他们试图煽动民愤,把经济难题转化为“反殖民斗争”。
既转移了国内的矛盾,又能顺势吞掉中国在尼日尔投资建立起来的资产。
2025年3月19日,尼日尔石油部长奥马鲁抱怨道:中国人的工资是尼日尔员工的7倍数。
可问题是,经理和员工、技术员和员工的工资能一样吗?
况且,尼日尔本地年薪收入平均才630美元,而在中企炼油厂,尼日尔员工一个月就有1200美元。
中企给的工资,已经大大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水平。
中石油到了尼日尔当地,当地员工都是他们从中国来带的员工手把手教出来的,中国员工们本可以在安全的中国,如今还要冒着被极端分子袭击的风险,顶着50°的高温,无偿将技术教给当地人。
怎么就因为工资高,被讨伐了呢?
再说了,这些工资也不是剥削当地人的。
其实,尼日尔之前就闹过事情,中企技术人员被迫撤离过。
结果就是尼日尔的油田产量大跌,将近70%的燃油都断供了,燃油价格暴涨300%...
离了中国人员,很多尼日尔员工连说明书都看不懂,机器坏了也没办法修。
更重要的是,三家炼油厂停工,一万多人失去工作,这时候尼日尔人才明白,太贪心不会有好下场。
中石油自然不是直接放弃在尼日尔的产业,而是在等待。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后,尼日尔石油部长表示原因再谈谈,很多人以为尼日尔已经受到过教训。
谁想到,他们还没放弃“接手中石油在尼日尔产业“的想法。
2025年3月份的驱逐事件,就是一个大大的警示。
除了薪资差距外,尼日尔吊销酒店营业执照的原因,说是“歧视性经营”。
为自己争取利益能理解,可是以剥削外企为目的的争利,却令人不齿。
尤其是尼日尔新政府这次的行动,很可能是受到了某些大国的指使,更令一直帮助尼日尔的中企心寒。
面对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反水的盟友,中石油也要多一个心眼,将核心技术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才能更好的应付眼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