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在联大为叙利亚发声,同时对叙提出一个要求,已是第二次提及
据环球网4月11日消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为叙利亚发声,同时提出要求。这是中国自2025年2月以来第二次在安理会正式场合敦促叙利亚临时当局打击境内的反华恐怖势力,而这一要求背后,隐藏着比表面更复杂的战略博弈。就在中方发声的前一周,以色列对叙利亚境内发动了自2024年12月以来最密集的空袭,造成至少137人死亡。以军战机从戈兰高地和地中海方向同时发动攻击,目标直指叙利亚南部的军事设施和所谓“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而这种“越境打击”已持续近五个月。
但中方在谴责以色列侵犯叙利亚主权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反恐问题。这并非偶然——就在以色列空袭的前三天,叙利亚西北部拉塔基亚省爆发了支持前阿萨德政权的武装冲突,造成745名平民死亡。联合国报告指出,这些武装团体中有反华恐怖势力成员参与,他们通过渗透叙利亚沿海地区,试图重建恐怖网络。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2月12日的发言中曾尖锐指出:“叙利亚临时当局向反华恐怖势力头目授予高级职位,这是对国际反恐共识的公然践踏。”
根据新疆反恐部门的最新情报,这群恐怖分子在阿富汗的训练营遭美军打击后,其核心成员于2024年下半年分批潜入叙利亚,与当地极端组织合流。他们在伊德利卜省建立了新的训练基地,并通过土耳其边境走私武器。这种“恐怖主义与地缘博弈”的结合,使得叙利亚成为中国西部边疆安全的新威胁。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一方面,中方连续五次在安理会否决涉叙制裁决议,坚定支持叙利亚主权;另一方面,对恐怖势力的持续施压,凸显了中国对本土安全的关切。这种“双重底线”在耿爽的发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谴责以色列的同时,三次提及反恐议题,并强调“反恐不能有例外”。若反华恐怖势力在叙利亚坐大,不仅可能威胁中国在叙援建项目的安全,还会刺激新疆境内反华势力的活动。中方的呼吁在中东引发连锁反应,土耳其作为叙利亚临时当局的主要支持者,其外长费丹在4月9日与以色列代表秘密会谈时首次承认反华恐怖势力在叙利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