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增长5.4%! 一季度GDP 318758亿元,增速为何超预期?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一季度国民经济成绩单公布,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GDP、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超出不少人的预期。此前,时代周报记者综合多家机构预测值,市场对一季度增速的预判在5.2%左右。

多项指标较去年实现快速回升。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比去年全年分别回升0.6、0.3、1、1.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各地抓早抓实,抢抓开局,抢抓出口,抢抓机遇,有力有效带动了生产需求回升。

3月社零增速创去年以来新高

3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40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610亿元,增长6.0%。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1月以来,社零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加快,3月社零增速也创造14个月以来的新高。

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增速差距不大,分别是4.6%、4.7%。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外贸的韧性得益于贸易多元格局。盛来运介绍,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另外,我国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今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

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我国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比如,在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是19.2%,去年已经下降到14.7%。

在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看来,应对外部冲击,我国政策此前已有充分预案。如将赤字率上调至4.0%左右,专项债规模扩大至4.4万亿等。

此外,他还指出,二季度注资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开始发行,加之专项债“自审自发”加速推进,新增专项债发行也会加快,预计政府债净融资额将比一季度继续加大。目前,抢转口的窗口尚未关闭,预计出口短期内不会明显下滑。

信息服务业投资涨超3成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原本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盛运来说。

从数据来看,过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2024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0%左右。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也是经济的一大亮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4%、44.9%、26.0%。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继续提升。一季度,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达到33.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是15.7%,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明显。

在投资方面,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4.4%、30.3%、28.5%、26.1%。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四足机器狗引发众人围观。(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信政资产研报指出,当前经济呈现“U型”复苏特征,预计全年GDP增速维持在5%左右,主要得益于政策发力与企业盈利周期触底回升。尽管二、三季度可能受美国加征关税拖累,但国内需求温和修复与库存周期改善将支撑经济韧性。

4月底将是观察增量政策会否出台的关键节点。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预计,货币政策重心将由一季度防风险转向稳增长,降准先行、降息随后,促消费结构性工具将较快出台;财政政策“力度加力、进度加快”双轮驱动模式值得期待。基准情境下,二季度GDP增速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