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百千万工程”显成效:阳西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5年扭亏为盈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城乡区域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折射到医疗领域,粤东、粤西、粤北三级公立医院加起来总数量仅为珠三角的 44.5%,无论是每千人常住人口医师数,还是高级以上职称医师占比,均远低于后者。

然而在此局面下,广东省医疗卫生发展却仍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
市 / 县域内住院率方面,广东省居民省内看病 99% 以上,本市内住院保持在 95% 左右,本县内住院保持在 85% 左右;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层诊疗量稳步提升,由 2021 年 2.56 亿逐步提升至 2.85 亿,基层诊疗量占比自 2021 年起就一直维持在 60% 以上!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平衡已经是常态,而广东省却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2025 年 4 月 12 日 2025 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利群对解题思路进行了详细分享——《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刘利群表示,广东以头号力度推进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在卫生健康领域开出 "3 张处方 ",力促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图片来自:健康报
一年内国考进步 480 名,
广东如何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一是补气造血强末梢,统筹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梯次下沉。强化统筹布局,对标对表国内外,省市财政投资 100 亿打造一批国家双中心,比如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等,落实国家 " 双中心 " 建设任务,打造医疗资源高地;立足省情,投资 150 亿支持建设 50 家高水平医院,实现 21 个地级市全覆盖,将优质医疗资源向粤东、西、北 3 个方向发展。
加强 " 精准输血 ",以专科建设为重点,建立 " 一对一 " 结对帮扶机制,指导 5 家省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粤东、粤西、粤北 5 家高水平医院;以整体能力提升为重点,建立派驻机制,实现 73 家省级三甲医院派驻帮扶 113 家县级医院;以资源共享为重点,建立托管帮扶机制,多家省级公立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其中 2023 年 2 月中山六院与信宜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后者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取得了突出成绩—— 2022 年国考成绩出炉,信宜市人民医院排名 446 名,比上一年前进 480 名;与 2022 年相比,信宜市医保资金外流减少了大约 50%。

2023 年 2 月 8 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揭牌
力促 " 自主造血 ",通过万名医师下乡工程、百名首席卫生专家下基层行动、校地共建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等,2024 年下沉县域医师有 1.2 万人次。
从亏损 10.26% 到结余 6.68%,
阳西县域医共体扭亏为盈仅用 5 年
二是强筋壮骨促平衡,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同质共享。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特别是在医保改革、职称晋升、绩效管理等方面探索有效路径。比如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 " 六统一 " 管理,制定实施 18 个内部运行指南,实施县域医共体药事同质化管理,建立实体中心药房、审方中心等。目前已有 5 个县域医共体实现 " 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 "。其中阳江市阳西县阳西总医院作为改革示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 2018 年的医保资金缺口 10.26% 到 2023 年 6.68% 结余仅花了 5 年时间!

广东率先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 "、基层卫生人才职称单列评审、探索乡镇医务人员 " 县招县管镇用 " 等。其中韶关市曲江区补充核定基层医疗机构编外人员总量由医共体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并统筹核定基层中高级岗位总量。数据显示,该区人员编制使用率提升至 88%,人员薪酬收入也在稳步提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7.46%。
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上,重点按照 " 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 " 模式,打造 189 家县级医院龙头地位,助推 47 家 " 人口大镇 " 中心卫生院提升至二级医院水平,标准化建设 1 万间村卫生室,巩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纳入互认项目 1436 项,
广州 2024 年节省医疗费用超 4.7 亿元
三是疏经通络去堵点,打造数字健康网络优化就医体验。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并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推动龙头医疗机构开展在线诊疗服务,三甲医院互联网医院实现全覆盖,推广使用 " 粤健通 " 平台,建设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
据介绍,广东省所有三甲医院均已开设互联网医院并提供在线问诊、远程诊断服务," 粤健通 " 平台已汇集医疗卫生数据 330 亿条,居民健康档案 2.4 亿份,多个城市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在建设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方面,广东省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广东全省互认共享范围覆盖 272 家三级医院、363 家二级医院、163 家基层医疗机构,互认共享项目 114 个,2023 年调阅互认 273.7 万次,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费用,提升就医效率。仅广州市纳入互认项目就有 1436 项,2024 年节省医疗费用超 4.7 亿元。

刘利群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围绕构建一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科学评价体系,建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 能力账 "" 帮扶账 " 等两本台账,加快实现各类帮扶深化扩面、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县域医共体提质增效等 3 大目标,纵深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县域和基层医声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