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炸锅!沪上小区消防通道成“收费停车场”,引发居民质疑!相关部门称“合规”

道路旁于违停黄线

“禁停通道”可收费停车

19时左右,记者来到现场。这条连接营口路与浣纱雅苑的L形“无名路”一片漆黑,入口处设置了自动道闸,把这段路变成了半封闭区域。走进小路,尽管道路一侧标有醒目的黄色禁停线,但沿路停放着数辆私家车。停车后,路面剩余空间仅够一辆汽车勉强通过,而道路另一侧是供居民通行的人行道。

居民们指着路尽头浣纱雅苑小区出口的闸道说:“这里是小区唯一的消防通道,现在一边停满了车,要是消防车来了根本进不去,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消防隐患,这条小路夜晚没有照明,停放的车辆有时会遮挡视线,居民骑车或步行经过时也常常提心吊胆。居民王阿婆忧心忡忡地说:“要是120救护车在这里转弯,不小心撞上停着的车,耽误了救人,谁来负责?”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条总长约百米的“无名路”,涉及营口路766弄、营口路778弄小区以及一处社区医院的日常通行,均设有进出口。它既是消防通道,也是居民就医、出行的必经之路。

据居民回忆,2022年市政部门拆除了道路护栏、拓宽路面,本意是方便急救车辆通行,没想到却成了私家车的“免费停车场”。同年1月13日,本报曾对此情况做过报道。今年年初,道路再次改造,重新画上了禁停线,还改造了无障碍通道,本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让居民们难以理解的是,小区物业最近贴出公告,要把这条小路规划成拥有6个车位的临时停车场,每月收费300元。“这是公共通道,并不在小区红线内,原本就不允许停车,现在怎么能变成收费停车场呢?”不少周边居民提出质疑,“当初物业设置自动道闸,说是为了规范车辆出入,保证行人安全,现在看来却像是为了拦路收费。难道生命通道也能明码标价?”

图说:没有照明设施有隐患

居民质疑安全谁“兜底”

而对于“内部道路停车合规”的说法,许多居民并不认可。居民们指出,国家消防法规明确规定,消防通道的净宽和净高均不得小于4米,并且需要24小时保持畅通。就算夜间允许临时停车,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设立明显标识、确保即时移车机制、配备应急照明设备,而目前该路段“不具备任何一个条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路设有闸口,车辆众多,夜间还没有照明,实际通行条件较为复杂。一位消防从业者表示,法规规定的是底线,但在实际救援中,通道宽度、转弯半径、照明条件都至关重要。仅仅达到最低宽度标准,很可能会延误黄金救援时间。

同时,居民们提出,内部道路划设临时停车位的合规流程究竟是怎样的,是否需要经道路主管部门、交警部门同意?停车收费的主体是否需要具备合法的社会停车经营资质?

对此,记者再次联系到街道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回称,这条“无名路”虽然能让社会车辆通行,但不属于城市道路规划范围,街道是托底管理部门。至于临时停车疏导点的停车收费标准是参照街道辖区内其他临时停车疏导点制定的,小区物业属于第三方委托管理,代收每辆车每月300元的停车费,这笔费用主要用于支付管理单位的人工、电力等成本,由其负责道路秩序维护、保洁和保安等。

争议背后,是老旧小区停车资源短缺的痼疾。停车刚需与生命安全到底该如何平衡?居民们呼吁,相关部门应公开划设临时停车位的批准流程,明确停车费的使用明细,更要严格落实“生命通道”的巡查制度。只有将“最低合规”提升为“安全最优”,才能真正保障生命安全。对此,“新民帮侬忙”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