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从讲台到展柜 柳州城职院思政课教师解锁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新身份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讲解柳州工业博物馆概况。廖唯妤摄

当三尺讲台上的思政课“邂逅”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实践正在柳州工业博物馆悄然展开。近年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柳州城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走下讲台、走出教室,走到柳州工业博物馆的一个个展柜旁,以志愿讲解员的全新身份,为参观者讲述柳州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探索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柳州工业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综合类工业博物馆,承载着柳州从桂中商埠到工业名城的珍贵记忆。老式蒸汽机车、大型装载机、各式不同年代汽车……这些静默的展品背后,是柳州几代产业工人艰苦奋斗的故事,更是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柳州城职院思政课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独特资源的育人价值,主动与柳州工业博物馆携手,开启了从课堂主导者到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转变。

不同于专业讲解员侧重史实与工艺的解读,思政课教师们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等专业知识融入讲解内容。在柳州工业历史馆第二部分“新兴发展的工业城市”展区,讲解老师们在带领参观人员了解南宁会议和柳州十大工业项目等工业历史,“浅入深出”的讲解让参观者们在获得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更是在润物无声中增进了“四个自信”,升华了家国情怀。

针对前来工业博物馆参观的不同群体,思政教师们精心设计讲解策略。面对中小学生,他们以“博物馆里的第一”为主题,串联起一个个明星展品背后的趣味工业故事,激发青少年对柳州工业发展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面对企业员工,他们就结合柳州各大工业企业的前世今生和劳模工匠事迹,引导新时代企业职工增进对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深刻认识;面对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他们则全景式讲述柳州工业百年发展历程,以及所形成的机械、汽车和钢铁等支柱产业,展现柳州这座工业名城的深厚工业底蕴和辉煌工业文化。这种“分众化”讲解模式,让工业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转化为可感可悟的生动故事和精神力量。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给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讲解柳州工业历史。廖唯妤摄

“从备课到讲解,每一次梳理柳州工业史,都让我对柳州工业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参与志愿讲解的邱萍老师感慨道,“通过志愿讲解,我们不仅向社会大众宣传了柳州宝贵的工业文化,同时也将这些鲜活的素材整理成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运用于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的印证中理解抽象的思政理论。”

柳州工业博物馆副馆长庄严表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加入,为博物馆讲解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升了博物馆讲解的学术深度与思想温度。他们带来的理论视角,让工业历史的价值得到更深刻的诠释,也让柳州工业文化得到了更广泛和深入人心的传播。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完善常态化合作机制,拓展与高校教师共同开发研学课程和开展文化教育公益活动等合作新领域。”

从讲台到展柜,这场发生在思政课教师身上的身份转变,是该校近年来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体现。据统计,2023年至今,柳州城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已面向市内外近2000名参观者提供了50余场次志愿讲解。思政课教师以“讲好柳州工业故事 创新‘大思政课’教学”为指引,通过“以教学支撑讲解、以讲解反哺教学”的方式,实现了思政课教学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双向奔赴”,既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也为柳州工业文化传播贡献了教师群体的力量。(廖唯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