鈥岃緭娑茬湡鐨勫ソ寰楀揩锛熻繖浜涢�闄╀笉瀹瑰拷瑙嗭綔鍋ュ悍鍦ㄧ嚎鈥�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医生直接挂水吧,好得快!”有的感冒患者一到医院就提出这样的要求。输液真的好得快?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彭俊表示:“普通感冒输液不仅无法缩短病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
什么情况才需要输液?
彭俊解释,普通感冒用药的方式通常分为口服用药和静脉用药,大部分情况下两者的治疗效果是差不多的。
静脉输液通常用于需要快速、大量或持续输液的情况,例如严重脱水、急性疼痛或需要高浓度药物治疗的患者。彭俊特别提醒,“一般的感冒发烧,根本用不了这么小题大做,具体需由医生评估,千万莫自己强行要求。”
同时,输液也有一些风险。例如,静脉输液需要穿刺皮肤进入血管,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尤其是长期或频繁使用时;直接进入血液的药物更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大量输液可能导致液体过负荷或电解质不平衡,尤其是对于心脏或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当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时,机体对该药物的反应性减弱,效价降低,为达到与原来相等的反应和药效,就必须逐步增加用药剂量,以维持药效作用。
这些治疗方式更安全
哪些方式可代替输液?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非侵入性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大多数慢性疾病和轻至中度急性病症,它的优势在于方便且能减少医疗成本。
此外,还有皮下注射和经皮递药系统。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适用于需要逐渐释放药物或需要更稳定浓度的情况,优势包括药物浓度稳定。经皮递药系统则通过皮肤表面逐渐释放药物到血液中,优势在于续性药物释放,便捷性和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