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上海一女子扔鼻涕纸后续:疑工作证曝光,身份被扒,过往经历惊人

近日,一段上海女子在餐馆吃饭后将鼻涕纸扔进公共辣椒油罐的监控在网络上疯传,引起无数网友的谴责和谩骂。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该女子的身份逐渐被扒出,工作也被曝光,其过往经历更是令人咂舌。

她都做过哪些惊人之举?被扒光身份后的她,现在又如何?

事件回顾

4月29日,在上海某餐馆内,一名女子在店内用餐,点了一碗10元的馄饨。吃完之后,就抽出好几张纸巾擦鼻涕。

到这为止,都很正常。但她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人震惊不已。

只见她将用过的鼻涕纸随意扔在桌上的辣椒罐里,用勺子按压、搅动。之后甚至还嫌纸不够,又抽了好几张放进去,再次按压。

这也太恶心人了,吃饭就吃饭,你这做算什么。这种行为,就是不没素质了,而是品行坏!

做完这一列恶心行为之后,她就若无其事地离开了。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刚开始的时候,老板没有注意到,等到该女子走后,他才发现。据老板称,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得罪她,也没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

所以说,这女的就是故意而为之,让人无语。

从里看出,该女子年纪也不大,穿着也很体面,看起来还比较文明有素质。可没想到,干出来的事确是这样,属实印证了“看人不能只看外表”。

此行为一出,瞬间就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就是一个坏人,心理阴暗的人”“把她推上热搜,让全国人民都认识认识”等。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网友们纷纷化身为“福尔摩斯”,对她开展“人肉搜索”。没过多久,当事人的账号疑似就被扒出。

从照片可以看出,该女子分享的内容都很精致,账号里满是香奈儿包包、大牌口红试色等,塑造着精致白富美的人设,与她的外在形象形成鲜明反差。

这次去吃饭也是穿戴名牌,手持折叠屏手机,背香奈儿包。看着人模人样,却做出如此不文明行为,令人咂舌。

除此之外,有网友翻出了她2021年在电子厂的工作证,照片中,她身着蓝色工服,与上的“名媛”形象判若两人。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人扒出她以前就干过这种不要脸的事情。看来,这人真是天生的坏。

身份被扒,经历惊人

2024年8月,据网友爆料,当时她在停车场外与外地车主因倒车问题产生矛盾,她便用上海方言对着车主狂飙脏话,辱骂对方是乡下人,让其滚出上海。

事发后,该女子和这次一样,也上热搜了,引起了广泛热议。之后直到警察介入,此事才算结束。

一次可能是素质问题,二次就是人的问题。当时就有很多人扒出了一部分她的信息,31岁,上海本地人,华东师范大学,平时喜欢炒股。

再加上她的穿搭、佩戴首饰,估计就不缺钱。而随着网友的越扒越深,这个想法也被证实了。

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好家伙,她住的房子,是明诚海湾新苑,上万元一平,真有钱。

不过,再有钱,人有问题,那也不行。恐怕之前还做过更多类似的事,只是没有曝出来,令人唏嘘。

目前,辖区派出所已介入调查。原本经过调解,得到的处理结果是,双方互相道歉。但在老板道完歉后,该女子却反悔了,拒绝道歉,依旧逍遥自在地过日子。

气死人了,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法律来制裁他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不然,这种恶心人的事,就会一直发生,根本管不过来。

近年来,这种在公共场合发生的此类失德行为频出,且都是以行为曝出,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列车上,男子孙赫霸占某女乘客的座位,拒绝归还,称“无法起身”,经列车长和乘警劝说无果,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

以及之后在永州至深圳的G6078次列车上,也发生女乘客周某霸座事件,周某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被处以罚款200元,并被限制180天内不能购票乘坐火车。

还有前段时间的海底捞撒尿门事件。

几名未成年在海底捞餐厅内对着锅底撒尿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引发公众关注和谴责,与上海鼻涕姐在公共场合做出令人不适的行为类似,都属于破坏公共秩序和卫生的行为。

这种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共卫生,还给其他顾客带来心理上的不适,真让人生气。

本以为类似事件发生几次就行了,没想到到现在了,还是一直出现。估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惩罚力度不行,所以很多人根本就不怕。

他们不把公共道德当回事,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加之犯罪的人根本就没有受到很大上海,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害怕。

不论怎么来说,这种无道德、无素质的言行,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还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值得所有人反思。

公共道德的缺失引人反思

首先就是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偏差和自律意识的薄弱。部分人在公共场合道德缺失,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的自律意识薄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感受和公共利益的考量。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些人会按照自己的需求行事,无视其他乘客的需求;在景区内,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只图自己方便和一时之快。

这种行为背后,反映出个人在价值观上过于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了作为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他们没有意识到,公共场合的秩序和环境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维护,只有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才能营造和谐的公共环境。

其次就是社会层面,公共教育的不足与监管力度不严。

学校虽然也教,但是并没有实践。他们往往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对公共道德行为的引导和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实践。

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知道了内容,但不知道怎么做,那也是白搭。

而且很多家长自身就缺乏公共道德意识,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没及时纠正和引导,甚至还言传身教一些不文明行为,导致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习惯。

此外,监管与惩罚制度的不完善也给了许多素质缺失的人可乘之机。

尽管在大多数的公共场合中,一直都有相关文明规定,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

对于一些轻微的公共道德缺失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手段,导致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违反公共道德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惩罚,所以才会肆意妄为。

总之,公共场合道德的缺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自律、完善教育、强化监管、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等措施,逐步提高公民的公共道德素养,营造一个文明、和谐、有序的公共环境 。

笔者观点

其实,现在的网络媒体,已经为我们提供很多便利了。在人们受到不公平待遇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和曝光它,通过媒体、舆论等手段对这些行为批判和制裁。加大热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从而也促进相关执法人员来处理。

对于一些严重违反公共道德且屡教不改的行为,应加大执法力度,让他们知道代价,这样就不敢轻易犯下错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