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河北丰宁:蔬菜大棚育苗忙 孕育丰收新希望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达二营村,50多座暖棚、半暖棚和冷棚矗立在村西大田里。大棚内一盘盘甘蓝、散花、西兰花、白菜、生菜等蔬菜秧苗绿意盎然,构成了一幅春和景明、生机勃勃的春日图。“今年从正月初九开始干活,为种植户代育各种蔬菜秧苗50亩、10万盘,可满足春季3000亩地种植蔬菜秧苗需求!”大棚主人赵文兴一边用施肥罐加水加肥通过管道给蔬菜苗施“美瑞宝”专用育苗肥一边介绍,“我主要搞蔬菜秧苗代育,为蔬菜产业发展当好‘保育员’!” 据悉,在丰宁经营蔬菜育苗产业的有4家,保守年产蔬菜秧苗5.5亿株,除供应本县以外还供应张家口沽源、内蒙古多伦等地蔬菜种植户菜苗。

丰宁有蔬菜种植的传统,种植的时差蔬菜在京津蔬菜市场一直占有一席之地。打时差牌和有市场优势,近年来丰宁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去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赵文兴介绍,他是达二营的“坐地户”,从2008年就开始涉足大棚蔬菜种植,从最初建一个大棚占地2亩经过17年苦心经营、滚雪球式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大棚50座、占地80亩的规模。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蔬菜产业要发展,我觉得育好菜苗是第一关,市场有需求。”赵文兴说,借助丰宁大力发展时差蔬菜的契机,近两年来他潜心经营蔬菜育苗产业,“有订单,给种植大户代育菜苗,种植户提供种子,育好的秧苗每盘8元钱。”

赵文兴自费到山东寿光学习了蔬菜种植和育苗技术,每年的正月初十左右开始忙碌在暖棚育苗,春耕翻地、搬运穴盘、装基质土、压盘、播种、施肥、控制温湿度、幼苗除草……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白菜、生菜、甘蓝用128孔的盘,散花、西兰花等用105孔的盘,茄果类的用72孔的盘。春季这茬苗在5月中旬结束,6月末7月初开始育第二茬菜苗。”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赵文兴育苗地流转价格每亩1000元,雇用当地和邻村的长期产业工人15个,忙时还临时性雇工,女工一天110元、男工一天200元。“去年仅工人人工费支出了40万元,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赵文兴说。

人勤地生金。“听说大棚育苗需要人手,我就来了,已经在这里干了五、六年了,一天200块钱,在家门口不耽误自家的农活,还养了几头牛,又轻松又自由,一年挣4万来块钱,感觉很不错!”邻村达四沟的刘裕珉是就近务工的村民之一,他满面笑容地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丰宁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等方式,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发展“订单蔬菜”种植模式,加强种、产、销环节的技术培训,让蔬菜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刘海波、王瑜、李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