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美国扛不住了?豁免清单一出看懵了:特朗普政府这是演的哪出戏?

最近,美国海关的操作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4月11日,一天之内连发三条公告,先是说关税系统故障没法征税,接着又宣布系统修好可以收税了,最后直接甩出一份22页的豁免清单,把我们出口的计算机、服务器、智能手机、半导体设备全给豁免了。

这波操作让全世界都看傻眼了,特朗普政府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特朗普突然搞出这一份关税豁免商品,就已经不言而喻了,这中美关税战已经打不下去了,美国扛不住了。

咱们先来看这份豁免清单的门道。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根本就是给我们国家量身定制的。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煤、石油气、药品、汽车的重要出口市场。

中国是美国大豆、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市场,集成电路、煤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医疗器械、石油气、汽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根据联合国数据,2024年美国出口中51.7%的大豆、29.7%的棉花、17.2%的集成电路、10.7%的煤、10.0%的石油气、9.4%的医疗器械、8.3%的载人机动车都销往中国。

商务部公布的 2024 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为6882.8 亿美元,其中45%是机电产品,加上车辆、光伏和稀土,占比超过50%。

而豁免清单里的商品几乎覆盖了这些类别,只剩下纺织品和家具这类低附加值产品还在征税。

这就好比一个人拿着刀要砍你,结果刀砍到一半突然停住,说“你心脏太重要我不能砍”,这不是自己打脸是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海关还搞了个“美国成分≥20%”的豁免条款。意思是说,如果中国出口的产品里有20%以上的美国技术或零部件,就能免税,其他“非美国成分”的加征对等关税。

这招看似聪明,实际上暴露了美国产业链的脆弱性。

就拿苹果手机来说,虽然设计在美国,但芯片、屏幕、摄像头这些核心部件大多来自中国供应链。

要是真按这个条款执行,苹果手机可能得涨价20% - 30%,消费者肯定不买账。所以特朗普政府表面上想通过豁免清单维持供应链,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挖坑。

再看看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简直是一团糟。美债收益率飙升到4.5%,美元指数跌破100,美股连续暴跌,连美联储都慌了神。

前财长耶伦直接痛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最严重的自我伤害”。

更要命的是,2025年美国有9.2万亿美元国债到期,占该国总债务的 25.4%。自 2020 年以来,美国债务增长了 13 万亿美元,连续五年平均每年增长 2.6 万亿美元。

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低头求和。其实,美国的困境早就埋下了伏笔。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立刻陷入瘫痪。F - 35战斗机的永磁电机、特斯拉电池的钕铁硼材料、核磁共振设备的钆元素,大部分都依赖中国供应。

没有这些关键材料,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根本玩不转。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关税战施压,结果反而让自己的命门暴露无遗。

面对美国的求和,我们的态度很明确:要谈可以,但必须先解除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毕竟,关税牌是美国单方面打出来的,中国从来就不承认。

如果美国真有诚意,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在关税数字上做文章。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达836.9亿美元,在美企业超过5100家,雇佣外方员工8.5万人。这些数据说明,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搞单边主义只会两败俱伤。

现在的情况是,特朗普政府已经黔驴技穷,只能靠豁免清单和嘴硬来维持面子。

但市场的反应比任何政治表态都更真实:美债被抛售、美元贬值、美股暴跌,这些都在告诉全世界,美国的经济霸权正在动摇。

而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定力和反制能力,无论是稀土管制还是贸易反制,都精准打击了美国的弱点。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不会轻易放弃霸权地位,未来的博弈可能会更加复杂。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试图通过单边主义和霸凌手段解决问题的做法,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国能否放下傲慢与偏见,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