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招太狠!美国芯片巨头连夜开会,3000亿库存成烫手山芋
中国这招太狠了!美国芯片巨头连夜开会,3000亿库存突然成"烫手山芋"!
当德州仪器CEO看到海关总署最新公告时,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摔在地上。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4月11日发布的紧急通知,彻底颠覆了全球芯片贸易规则——所有进口芯片必须以"流片地"作为原产地认定标准。
这意味着,那些在美国本土晶圆厂生产、却在马来西亚封装的模拟芯片,将被直接贴上"美国制造"标签,面临84%的惩罚性关税。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改写全球半导体权力版图。英特尔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的CPU,成本将因关税增加50%,而英伟达搭载台积电3nm工艺的GPU却能免税进入中国市场。
更致命的是,政策溯及既往,4月10日前启运的芯片也需在5月13日前完成申报,否则同样加税。这让美光价值2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库存瞬间陷入"卖不掉、退不回"的困境。
这场精准打击背后,藏着中国的三重阳谋。首先是斩断美国"制造回流"美梦——当台积电美国工厂生产的芯片无法进入中国市场,3nm产线的投资回报率将暴跌70%。
其次是加速国产替代:中芯国际28nm产能利用率飙升至95%,圣邦股份的模拟芯片价格比TI低40%,正在蚕食后者30亿美元的在华市场。
最绝的是重构产业链规则,将"流片地"作为技术主权象征,彻底瓦解美国"设计主导"的霸权体系。
当美光CEO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认"中国市场占比将归零"时,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芯片正被欧洲车企抢购。这场芯片战争的终局,或许不是技术突破,而是规则改写。
你认为,美国芯片企业还有翻盘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