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基层干部热衷“出洋相”,更多新农村需要“被看见”

近日,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党总支副书记蒋婷婷的“魔性”助农视频火了。为了帮助村里的农产品走出大山,镜头前她卖力吆喝,不怕苦和累地拍摄转场视频,获得了《半月谈》等多家媒体视频号转发、点赞。无独有偶,重庆酉阳、长寿、城口多地的农村基层干部为了宣传助农,纷纷卖力出镜,有的“舞”力全开,也有人脱下“西装夹克”玩起cosplay化身电影角色,“用力过猛”的同时也引发不少热议。有人戏称,在出圈和出名之间,他们选择了“出洋相”。

在传统印象里,基层干部是西装夹克,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如今他们大大方方走到镜头前,没了“架子”,笨拙的舞步、沾泥的皮鞋、不太协调的节奏,反差感拉满。基层干部热衷拍摄“出洋相”视频,是一时热闹还是长远之计?对此,有人点赞,“为宣传家乡拼了”,“真诚比精致更有穿透力”;但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在作秀,流量来了接住了吗?其实,基层干部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拍视频初衷是为了助农宣传家乡,把好项目引进村,把好产品卖出去。

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言,希望每一段魔性视频都能转化为助农订单;希望每一次出圈互动都能沉淀为治理经验。一条条看似搞笑抽象的视频背后,藏着的是基层干部 “造福乡里”的初心;而镜头里呈现出的新农村画面以及特有的农副产品,更是他们“豁得出去”的底气。比如,蒋婷婷所在的中坝村,就发展起了雷竹、茶叶、蔬菜等多种产业;在长寿的油菜花田边,农家乐和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了吆喝,更要有实力,让短期爆款和长期规划相结合,才能接住订单与游客,变流量为“留量”。

都说,酒香还怕巷子深。如今,自媒体发达,我们乐见基层干部“触网”,放下身段,走进田间地头,化身“推销员”,为家乡的美景、美食、美物代言,花式蹚出条条乡村振兴路,让乡村的景更美、产更兴。这样的创新值得鼓励,只要始终将群众的事放心上,将创新的根牢牢扎在泥土里,相信就能切切实实为山沟沟引来更多“金凤凰”,下出更多“金鸡蛋”。

在这些看似抽象和搞笑的视频背后,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美好乡村的吸引力,也仿佛窥见了乡村振兴的密码。基层干部们的努力与付出值得被看见,广袤乡村的美好更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大载体,让更多的人关注与发现。不管怎样,热衷“出洋相”的基层干部们,迈出了创新实践的第一步,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份生动注脚。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