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青岛故事| 300万字读书笔记,退休后连考三证,79岁“学霸爷爷”的硬核人生

在青岛延吉路社区,有一位名叫蓝信长的老人,被大家伙亲切地称为“学霸爷爷”。今年79岁的蓝信长,自2007年退休后,坚持每天读书学习充实自己,手写整理了50余本读书笔记,有近300万字。想更专业地为社区服务贡献力量,他先后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活跃在志愿服务活动一线的他,一天到图书馆学习六小时是“家常便饭”。近日,记者走近这位在求知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老人,揭秘“学霸爷爷”炼成记。

(受访者供图)

手写读书笔记近300万字79岁退休老人有“三师证书”

“学习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形成了一种习惯,一天不看书,就觉得是缺了点什么。”79岁的蓝信长精神矍铄,讲起自己的学习故事,他娓娓道来。1969年参军入伍,蓝信长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保持着求知欲的他,在1985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并且考上了山大历史系专科。工作闲暇之余,他也总是手不释卷,曾发表过数十篇论文,2005年被评聘为教授级高级政工师职称。老有所为,笔耕不辍。退休后,蓝信长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专业知识。“边学边思考,边学边记笔记,写了有50多本读书笔记,有300万字。”蓝信长介绍,术业有专攻,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决心要继续深入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

79岁的“学霸爷爷”蓝信长

2008年和2009年,蓝信长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和考试,并分别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好消息的背后,是这位退休老人全力以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有时候我一天学 12 个小时,早上 8 点起来,一直背书背到晚上 12 点。有时候背着背着书就恶心,我就到公园去转转。当时想法就是一定要考出来,我就不信了,还考不出来。”蓝信长说道,“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提高,就想着为社会做点什么。社区工作繁杂,仅靠热情是不够的。”希望在社区工作中“帮上点忙”的蓝信长,又在2018年考取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

赴考被考生误认为是“考官”勤奋工作刻苦学习铸就家风

在采访中,蓝信长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赴考趣事。“我是去烟台考试,一进考场,有考生站起来了,以为是监考老师来了。”蓝信长说道,他是整个考场年纪最大的,被考生认成了监考老师。“考官看到我的年龄都说,我监考10多年了,之前从来没遇到70岁以上的考生。”空闲之余,蓝信长几乎一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六个多小时。“先从电脑上看资料,再读报纸。看到感兴趣的内容,从网上找到下载下来。”在参与社区工作,调解纠纷时,蓝信长经常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共情’,我把我的想法和体会分享给他们。面对某个问题,我有经验,给提供一个参考。”这些年来,蓝信长经常到街道社区、幼儿园、养老院等开展讲课活动,已有二三百场。

(受访者供图)

2019年,蓝信长在市南区延吉路社区成立了工作室。蓝信长说道,社区有位老人因为家庭矛盾想不开,他与这位老人坐下来促膝长谈,有一次谈了三个多小时,渐渐打开了老人的心结。“老人坦言有了倾诉对象,心结也一点点融化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蓝信长的老伴李成英曾获得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劳模称号,退休后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我在社区或者图书馆学习,老伴也在家里读书看报。”在俩人的耳濡目染下,两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学有所成,热爱学习早已成为家风,蓝信长家庭获得2017年青岛市文明家庭,2018年山东省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活到老,学到老。蓝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雯 黄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