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姚双龙:即将转业,杨得志:上前线!放弃高薪,立战功晋升少将!

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也改变了即将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姚双龙。

1978年,担任14军42师126团参谋长的他,被扣上帽子,而被送去学习班。在长达8个多月的审查后。虽然对他解除限制,但结论迟迟未下。师首长给他说,组织决定让你第三批转业,可能有组织安排,也可能自己找单位。

对于参军22年的他来说,真要结束军人生涯了,内心是多么不舍。可家人对他转业到地方工作很支持,因为聚少离多的生活,加上被扣上帽子受到限制,家人遭受白眼,亲人生病、离世都无法在跟前。到地方工作后,待遇上要高于部队,可以改善家庭生活。而且可以摆脱那些令人不高兴的人和事。

七十年代末,作为副团职待遇有多少呢?

1982年,正团职的待遇是150元,副团职比正团职略少一点。可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军队有一个现象,提职不提级。

自1965年,全军定级减薪后,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都是按行政级别来发放工资。此后,很多干部到职务提拔起来,对于到级别没有提。例如,过去是团长,后来升为副军长,薪资待遇还是拿着团长时期的工资。这样的现象在八十年代薪金制度改革时,才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姚双龙作为团参谋长,拿到的薪资未必是与职务配比,只会少不会多。

他给一些已经退伍和转业的战友写信,请他们帮忙联系工作,结果是很抢手。有担负领导职务的希望他去当助手;有些直接到他家中动员,保证薪资比部队多,而且即将要上新项目,需要这样有能力的人。

就在自己忙碌的为下一段人生而找寻方向时,杨得志上将从武汉军区调任昆明军区工作。此时,边境反击战马上打响,他下令说:以前的事情一律不讲,包括学习班的人,都要上前线。姚双龙要被叫去谈话,不要背包袱。

此时的他,已经接到转业通知,可以直接走,但他听到上战场的命令,也表示上战场可以,打好,打不好都不要和审查联系在一起。上级表示,审查的事都不再提了。

因为这个决定,他作为军人的使命继续书写。此时的他,职务很尴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团参谋长,因为团里任命新参谋长,自己也没有被撤职,但被安排到后勤管理工作。当战斗真正打响后,他就上前线,很快被任命副团长。

在1981年担任团长时,他指挥一场丛林山岳歼灭战,取得胜利,被纳入国防大学教材中。在此后作战,提拔为副师长、师长。1985年全军精简整编时,转入地方军区担任副司令,1994年成为省军区司令,被授予少将。

一场战争的到来,一个命令的下达,一个决心的下定,使得他的军旅生涯再次继续,而且得到快速提拔,仅仅6年,就从团参谋长提拔到副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