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血制品公司一季度利润集体下滑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近期,A股血制品公司的一季报正在发布。数据显示,企业利润较同期有所下滑。

A股血制品板块的公司主要有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卫光生物等。其中,上海莱士、天坛生物的业绩规模处于第一梯队,单季度能创收10亿元以上,领先于同行公司。

目前,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尚未发布一季报,但天坛生物、派林生物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皆高于20%,博雅生物的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则靠近20%。另外,当前业绩下滑的公司均与其去年的高基数相关。

天坛生物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于期内实现营收13.18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2.39亿元,同比下降22.9%、23.7%。

天坛生物是国药集团旗下企业,也是国内浆站数量第一的血液制品企业。截至2024年末,企业单采血浆站总数达107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有85家,实现血浆采集2781吨,行业占比约20%。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也称“静丙”)等。2024年,该企业的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合计的营收在50亿元之上,占比超八成。

自2018年以来,天坛生物的归母净利润保持了六年持续增长。在2024年,企业交出了一份增速抢眼的成绩单——期内营收达到60.32亿元,同比增长16.44%;归母净利润达到15.49亿元,同比增长39.58%。在2024年第一季度,企业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在3亿元以上,这也使得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不够看”。

另外,4月24日,天坛生物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解释业绩下滑原因,将其归咎于产品价格波动。天坛生物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血液制品价格保持在高位,但在年末开始出现价格下降,截至目前,产品价格较2024年前三季度降低。

天坛生物还表示,血液制品价格随市场供需变化等情况产生波动,以人血白蛋白为例,一方面近年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数量持续增加,在国内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加快了产品价格下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与推广,推动新产品市场放量,如重组Ⅷ因子、层析静丙等,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和天坛生物的状况类似,派林生物也在过往的高基数之后出现了业绩下滑。该公司今年的一季报显示,期内营收为3.75亿元,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908.92万元、7645.61万元,同比下降26.95%、28.95%。

2024年第一季度内,派林生物的营收为4.36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在1亿元以上。并且,2024年也是派林生物近五年内业绩最好的一年,年营收达到了26亿元。

另外,博雅生物今年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于期内实现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19.49%;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02亿元,同比下降8.25%、19.67%。

从财务数据看,博雅生物2024年的一季报也出现了利润下滑。2024年一季度内,博雅生物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下滑44.36%;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1.52亿元、1.27亿元,同比下滑10.74%、7.63%。

并且,博雅生物近三年内业绩波动较大。2023年,该公司计提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3.3亿元,致使当年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处在低位。而后的2024年,博雅生物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3.02亿元,同比增长67.18%、110.77%。另外,2024年内,博雅生物还收购了绿十字香港 100%股权,新增1张生产牌照、4家在营单采血浆站。

在目前发布一季报的血制品公司中,卫光生物业绩尚算稳定。卫光生物的一季报显示,公司的期内营收为2.25亿元,同比微降0.57%;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376.82万元、4294.73万元,同比下降6.54%、5.66%。

从行业动态来看,血制品行业的收并购依旧频繁。2024年内,除了博雅生物收购了绿十字,天坛生物还收购了中原瑞德。天坛生物彼时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5个在营单采血浆站。

今年3月26日,上海莱士宣布拟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100%股权。收购落地后,上海莱士将在湖南省拥有11家单采血浆站及1家分站,浆站总数突破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