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书香黄浦”,打造“目所及处即阅读,心所想时皆书香”的城市书房

黄浦区,18.71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里有30多家大中型书店,还有许多阅空间星罗棋布。近年,黄浦积极打造了“目所及处即阅读,心所想时皆书香”的城市书房“书香黄浦”。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前,黄浦区启动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并发布了“书香黄浦·城市书房”项目。

读书,在朝阳里、在夜灯下,“书香黄浦”城市书房包容着每个人喜欢的那张书桌。

黄浦共建共享的“2 10 X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凝聚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这里有2个区级图书馆,也是国家一级图书馆:黄浦区图书馆拥有海量典籍文库和超大自习室,明复图书馆延续中国第一座公共科技图书馆的文脉。

有10个街道特色图书馆,更是上海市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黄浦首创“1 N”模式,通过街道馆 文商空间,把阅读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有X个阅读新空间,更是复合型多功能的社交场域。福州路上“24h城市书房”和上海书城、南昌路上“逆光226”无障碍友好指尖阅读、梧桐光影里思南读书会历久弥新、南外滩江畔“小东门·外萃丰”共享阅读漂流书架、洛克公园里“零距离家园”去“班味”心灵绿洲、车流熙攘中在大隐书局寻一处书香静谧……走入其间,有哲学、有音乐、有艺术、更有好故事。

读书,用眼睛、用耳朵、用手指,“书香黄浦”城市书房承托着每个人喜欢的阅读方式。

数字赋能,智慧疗愈。黄浦区图书馆强大的官方公众号,设有“云端数字资源库”,目前开放的15个库可浏览数据总量103TB;有“黄浦云书房”,总图书21920册,通过手机即可将喜欢的书籍借阅到家;更有“网上联合知识导航”,实现线上百问百答。明复图书馆创建“明复有声图书馆”,听读机辅助下的“音频听书”为阅读提供更多可能。

有上海首家残疾人友好书店,“逆光226”由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三方携手打造。这里不仅有无障碍的阅读环境,300余种盲文书、气味图书、触摸图书和残障作家的优秀作品,更有残障人士亲手制作的文创。

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空间,正逐步成为疗愈服务的重要载体。“作为上海老城厢里弄社区,近些年豫园街道有越来越多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社区。我们发现流动儿童不仅需要知识教育,更需要情感疗愈与社区认同。”豫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晶晶说。豫园街道依托四新居委打造“学在可爱里”品牌,将阅读疗愈深度融入儿童服务,让传统文化通过视觉 触觉 心灵,帮助“小候鸟”融入大城市。自2018年创建以来,累计开展活动70多场,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300余户家庭参与,服务超2000人次。

读书,长知识、考证书、找工作、寻找生活答案,“书香黄浦”城市书房关心着每个人的阅读品味。

黄浦区图书馆的“幸福书单”,面向全龄段读者梳理列架情绪疗愈书籍,方便读者体验“自主式阅读疗愈”。

明复图书馆的“漫话石库门”,以“线上互动推文 线下红色建筑走读”形式,带领亲子家庭“读完书走出去”,让纸上的文字成为难忘体验。“小东门·外萃丰”市民驿站共享阅读、白领驿站漂流书架等主打“疗愈阅读”体验,每个人都既是阅读者也是书籍提供者,为繁忙的都市白领们营造心灵绿洲,也为南外滩金融社区注入缕缕书香。

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方研翔说:“‘书香黄浦’城市书房,充分发挥“2 10 X”区域图书馆资源,细分人群、丰富内容、周到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阅读疗愈。让来到这里的每位市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一处慰藉,有一份归属。”

《“书香黄浦”,打造“目所及处即阅读,心所想时皆书香”的城市书房》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