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听涛|人工智能——台儿庄探索转型升级新实践
4月22日,台儿庄区“智汇台城”大讲堂(第三期)举行。报告会上,浙江省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厉敏就《人工智能(DeepSeek)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进行专题授课,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态势,以及对全球科技及产业变革的深远影响,同时,结合大量现实案例,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实践路径,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建议。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这一时代浪潮下,枣庄市台儿庄区以“智汇台城”大讲堂为契机,聚焦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号召党员干部以“闯”的魄力、“创”的智慧、“实”的作风,探索产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构建干事创业新思维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台儿庄区清醒认识到,面对产业结构偏重、转型压力较大的现实,唯有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当地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剖析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工具升级”与“作风重塑”的双重内涵,要求以“快高优实严”的标准提升工作效能。这种以思想解放带动行动突围的思路,正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迭代需要能力升级,更需以创新意识破除路径依赖。从学习人工智能核心原理到探索应用场景,台儿庄的实践表明,只有让干部队伍成为技术变革的“明白人”,才能将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实效。
以技术赋能优化治理效能,开拓智慧实践新路径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强大算力与智能分析能力,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工具。台儿庄区瞄准“数据驱动决策”的突破口,推动党员干部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通过搭建智能化平台、开发个性化应用场景,既提升了民生诉求响应速度,又实现了工作流程的优化再造。这种“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探索,生动诠释了技术赋能治理的逻辑:人工智能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提升服务温度、增强治理精度的“倍增器”。当基层政府善用技术手段破解人少事多的矛盾,就能在提质增效中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数实融合重塑产业优势,打造转型升级新格局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人工智能正在重构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台儿庄区紧扣“锂机材纺纸”五大主导产业,聚焦“强工兴产,项目突破”,以“一扩三新”为抓手,推动智能化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这种“老树发新芽”的实践,凸显了人工智能的双重价值:既为传统产业插上高端化、绿色化翅膀,又为培育低空经济、临港经济等新业态开辟空间。从机器换人到数据赋能,从生产流程优化到商业模式创新,台儿庄的探索证明,传统产业城市完全可以通过“智改数转”实现弯道超车,在数实融合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台儿庄的转型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缩影。它启示我们:面对技术革命浪潮,唯有主动识变、积极求变,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唯有将技术创新与作风革新相结合,才能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唯有以系统思维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解放思想是行动先导,技术赋能是发展引擎,因地制宜主动拥抱时代变革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 张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