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南方多轮强降雨无缝衔接,两广的“解渴雨”也要来了

今天华北多地迎来一场久违的春雨,北京、河北、山西一带成为今天白天降水最明显地区之一,走到户外,仿佛都能听见满地植物尽情喝水的声音。而在遥远的南方,本该多雨的时节,气象干旱还在继续发展。

截至 18 日,长三角地区和华南地区都出现明显气象干旱,其中广西大部气象干旱都已达特旱级别。

广西真的太缺雨水了。过去一个月(3 月 19 日 ~4 月 17 日),广西中南部累计降水量普遍不足 20 毫米,百色、河池局地不足 1 毫米,可以说等于没下。

算算时间,华南前汛期也该开启了,回忆去年,不仅提早开汛,还使出了连环 " 大招 ",接连数场暴雨直接让华南不少地方雨量 " 超标 "。

再来看看今年 4 月以来的,除了广西大部那下了等于没下的一点点雨,广东大部累计降水量也普遍不足 50 毫米,也就两广北部地区降水相对明显一点。

为何今年华南前汛期迟迟不开汛?两广的雨去哪儿了?

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孙倩倩解释,近期副热带高压系统位置偏北偏西,高空槽区位置偏西,导致华南上空成为弱(高压)脊区,不利水汽输送,且缺少降水动力,导致降水持续偏少偏弱。

好消息是,天气形势正在调整,包括华南在内的南方地区雨水要多起来了。未来 10 天,偏南暖湿气流逐渐增强,配合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南方地区将进入多雨时段,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累计降水量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局地偏多 1 倍以上,部分地区还将有强对流天气。

今天夜间至明天,4 月 18 日 20 时至 19 日 20 时,山东中部、湖南、江西、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中东部、江西中东部、福建西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40 毫米)。

降水同时,还伴有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其中,江西中部、福建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 10 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 11 级;湖南东南部、江西、福建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小时雨量大于 50 毫米,最大可达 70 毫米以上。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夜间至明天上午。

20 日至 22 日,新一轮降水无缝衔接,这次水汽和对流条件更好,且降水范围与上一轮过程类似,但主雨带位置偏北,贵州东部、重庆南部、江汉南部、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要注意的是,这两轮降水落区有重叠,关注湖南、江西一带连续强降雨可能引发次生灾害。

通常情况下,小时雨强在 20~30 毫米时,雨中行走就会困难;而在 30~50 毫米时,就容易造成道路积水;一旦小时雨强超过 20 毫米,能见度通常只有 100~150 米,最低可降至 50~100 米,因此雨天外出需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短时强降水除导致洪涝外,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 注意行车安全,遇到路面积水较深应尽量绕行。

▶ 当车辆在低洼处熄火时,不要在车上停留,要立即下车等待救援。

▶ 在户外行走应贴近建筑物,远离积水路段,防止掉进窖井、地坑等,并尽量避开电线杆等含金属物体。

▶ 泥石流发生前兆是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轰鸣声,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当遇到泥石流,应向逆水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逃离。

▶ 山体滑坡前兆是泉水流量突然异常,四周岩体小型坍塌和松动现象,房屋墙体地坝出现裂缝,有岩石开裂或剪切挤压的声音。当遇到山体滑坡也应向两侧逃离。

▶ 若积水漫入屋内,及时切断电源,远离危旧房屋,被困及时报警求救。

23 日至 25 日,环流形势有所变化,副热带高压南退,降水呈南压趋势,降水重心从江南转移到华南,广西、广东将迎来中到大雨甚至暴雨,其中广东和台湾岛等地有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所以,广西和广东的朋友们,可以期待下 23 日开始的这轮降水,最干渴的广西南部地区也要有解渴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