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长期缺爱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昨天有一个读者朋友提问,孩子上小学性格太内向了不懂得交朋友怎么办?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实际上,内向或者外向不是一个好词,因为它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出一个人真实的精神和人格特征。
我觉得可用自信,开朗,乐观,坚强,
不自信,自卑,软弱这类词,
来形容一个人。
内向或者外向可能有基因的因素。
但一个人是自信,乐观,坚强,
还是不自信,不乐观,不坚强。
这个至少90%的原因,就出在后天的教养上。
从生下来开始,0-6岁期间,没有得到好的教养。
0-2岁是健康,营养,硬件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营养亏空一辈子也补不回来。
2-7岁时前运算阶段,这个时候儿童大脑开始发展,开始对外产生感知和建立联系,诞生自我思维能力,拥有了自我意识。
在这个时间段,安全感和友爱陪伴,是最重要的。
这个时间段也是最容易出现所谓童年阴影的阶段。
所以为什么说「内向」的小孩更容易被校园霸凌。
内向只是表象,其实他们并不是内向,而是敏感,畏惧,自卑,懦弱。
他们并没有从家庭中得到什么安全感,友爱,陪伴。
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听话,懂事,安分点,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不要给我添麻烦,一切事情都必须听我的,给我省心最重要。
牙齿和舌头还有互相磕碰的时候,一家人怎么可能100%彻底服从,听话,省心。
这期间是必然有大量的纠纷,异议,不同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靠沟通,交流来解决,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以此行事。
但是绝大部分家长的标准,并不是理性与合理,而是身份权威。
符合我家长身份的,就是对的,不符合我家长身份权威的,就是错的。
长期以往,小孩必然是服从,逆来顺受,懦弱自卑的。
你这么控制了他7年。
7年后上小学,突然你就开始嫌弃他,
不够坚强,
不够勇敢,
被人欺负不敢还击,
社交能力太差,不懂交朋友,没有办法融入环境。
拜托,这些不都是你教的么,
他就是严格按照你这7年的家庭教养来行事的呀。
你是你教养的完美成品,
你现在开始嫌弃他这不好那不好。
你贱不贱呐?
对于幼童而言,10岁左右,言行比较差的,除非是天生的缺陷,比如ADHD,阿斯伯格等等。
如果只是普通的认知行为能力低下,
那么100%一定是父母有问题,无一例外。
没有不好的幼童,只有不好的父母,这是一条真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