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三体(58):罗辑,刘慈欣笔下是他的化身?还是特权阶级分子
三体粉称罗辑是老人家的化身,他们是睁眼说瞎话呢?还是非蠢既坏呢?
看看刘慈欣是怎么描写罗辑利用特权让坎特为他找的花天酒地之处吧,他这么写道:
坎特领着罗辑走进别墅,宽大的欧式风格的客厅里,罗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壁炉,旁边整齐地摆放着生火的果木,散发出一股清香。
“别墅的原主人向你问好,他很荣幸能有一位面壁者住在这里。”坎特说,接着他告诉罗辑,除了他要求的那些设施外,庄园里还有更多的东西:一个有十匹马的马厩,因为到雪山方向散步,骑马最好;还有一个网球场和一个高尔夫球场,一个酒窖,湖上有一艘机动游艇和几只小帆船。外表古老的别墅内部很现代化,每个房间都有电脑,宽带网络和卫星电视等一应俱全,还有一间数字电影放映室。除此之外,罗辑来时还注意到那个直升机停机坪显然不是临时建的。
坎特带着罗辑察看别墅的各个房间,罗辑看到这里的原主人有不俗的品位,每个房间的布置都给人一种高雅的宁静感,书房里的书相当部分是拉丁文的旧版。房间里的那些画,大多是现代派风格的,但与这古典气息很浓的房间并无不协调之感。罗辑特别注意到这里一幅风景画都没有,这是很成熟的审美情调:这幢房子就坐落在绝美的伊甸园中,风景画挂在这里就像往大海中加一桶水那样多余。
回到客厅后,罗辑坐到壁炉前那张十分舒适的摇椅上,一伸手从旁边的小桌上摸到了一样东西,拿起来一看是一个烟斗,有着欧式烟斗很少见的又长又细的斗柄,是有闲阶级使用的室内型。他看着墙上一只只的白色方框,想象着那些刚刚摘走的都是些什么。
这时,坎特领进来几个人并对罗辑做了介绍,他们是管家、厨师、司机、马夫、游艇驾驶员等等,都是曾为以前的主人服务的。这些人走后,坎特又介绍了一位负责这里安全的穿便装的中校军官。
一天深夜,一瓶从标签上看是三十五年前的干邑又使他飘飘欲仙,他手拿遥控器在高清电视上跳过了几则新闻,但很快被一则英语新闻吸引住了。那是有关打捞一艘十七世纪中叶的沉船的,那艘三桅帆船由鹿特丹驶向印度的法里达巴德,在霍恩角沉没。在潜水员从沉船中捞出的物品里,有一小桶密封很好的葡萄酒,据专家推测,那酒现在还可以喝,而且经过三百多年的海底贮藏,口感可能是无与伦比的。罗辑把这个节目的大部分都录下来,然后叫来了坎特。
“我要这桶酒,去把它拍下来。”他对坎特说。
坎特立刻去联系,两小时后他来告诉罗辑,说那桶酒的预计价格高得惊人,起拍价就可能在三十万欧元左右。
“这点钱对于面壁计划算不了什么,去买吧,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这就是老人家的化身吗?
老人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住的是窑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住菊香书屋,因为窃听器事件搬到了游泳池,何曾住过像罗辑这样的豪华别墅?身边除了警卫人员,哪来管家、厨师、司机、马夫、游艇驾驶员这么多的服务人员?
老人家最痛恨特权阶级,因此提出了反修防修,而罗辑利用自己作为面壁者的特权花天酒地,三体粉说罗辑是老人家的化身,这是典型地污名化老人家。
癫狂的三体粉却将“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奉为利用特权为自己谋私利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