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利剑显锋芒 民生痛点变通途
当前,十五届林州市委“群腐”重点领域专项巡察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自林州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临淇镇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巡察定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问题清单化、整改闭环化、监督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治理难题从“被动解决”向“主动作为”转变,在田间地头书写了一份温暖人心的巡察答卷。
靶向发力,破解民生“老大难”
巡察组进驻后,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村户院落,以“解剖麻雀”式调研精准把脉。针对鹿岭自然村灌溉设施陈旧损坏,农田“喊渴”问题,协调爱心企业宇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捐献水泵,让该村80亩耕地实现“旱涝保收”;针对官岭村主干道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推动该村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村民出行安全指数显著提升。巡察组的“点穴式”监督,让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闻风而动,跑出整改“加速度”
巡察组建立“即巡即改”快速响应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急难问题“零拖延”。欠十步村段路边塌方威胁村民通行,巡察组现场督办协调抢修,1小时便完成险情处置,不到3天便完成路段修复;白泉村蓄水池水位告急,该村两委干部启动应急送水,并推动建立长效供水机制,确保80户群众饮水无忧。巡察组以“事不过夜”的作风,让监督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系统施治,绘就民生“幸福图”
巡察组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推动解决个性问题背后的共性问题。针对荒庄村污水横流,排水不畅,影响80余户村民出行问题,推动实施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针对占元村广场如厕“难”题,推动新建标准化公厕,配套无障碍设施,让村民生活更加舒心。在洪泉村,巡察组推动安装护栏80余米,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长效机制,激活治理“新动能”
巡察组以“当下改”促“长久立”,进驻一个月以来,推动建立民生问题台账60余个,完善应急处置、民生保障等制度10余项,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建章立制”的监督闭环。通过“回头看”机制,对整改落实情况跟踪问效,确保巡察成果长效化。该镇干部纷纷表示:“巡察组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教会了我们如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民生无小事,巡察见初心。市委第一巡察组以精准监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巡察利剑在基层治理中彰显威力。下一步,我们巡察组将持续这‘治已病’又‘防未病’的巡察监督模式,在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同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李刘拴坚定地诠释道。(来源:林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郝一桥 高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