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点儿董事长任康:让世界爱上川菜 让美味触手可及|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实习生 颜诗语
日常去田间地头摘果喂鹅,开会时喝奶茶,年会上跳舞,和员工一起参赛“掼蛋”……这是“70后”董事长任康的日常。
创业二十六年,年轻、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破局的本领,让四川丁点儿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丁点儿”)董事长任康在餐饮行业勇立潮头,从火锅食材嫩化腌粉到复合调味料,从椒麻鸡汁到干锅酱开创者,他带领丁点儿成为高品质特色川调创领者。
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举办的“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正在进行中。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任康,听他讲述一个关于梦想与味蕾的故事。
任康
白手起家创业
用专业知识让美味触手可及
1996年,从四川工业学院(现西华大学)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任康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
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任康是人才市场里的“香饽饽”,会做生意、有驾照、英语过了6级,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工作。但一个月后,他就辞职了,“业绩是最好的,但发现这个氛围不适合自己。”
在老家雅安汉源,他开启了第一次创业之路,经营酒厂并配套养猪产业,“酒可以卖钱,酒糟可以养猪。”同时他还引进并推广有效微生物菌群发酵饲料的技术。
不过,作为食品工程专业的人才,他始终有一个想法,应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让美味触手可及。1999年,不到30岁的任康开始投身餐饮行业,带着3万元启动资金回到成都,创立了丁点儿食品厂。
川渝美食以火锅闻名,任康围绕火锅食材做嫩化系列产品生产,尽管效益还不错,他却不满于现状,想做一款长线产品。“农业产业化,有上中下游,有原料基地。”任康说。
任康的家乡雅安汉源,素有贡椒之乡美名。舌尖上鲜麻跳动的,是无法割舍的故乡情怀,也是让人上瘾的美味。2003年,任康在汉源开启了花椒油加工项目。随着业务的发展,合作也逐步深入,现如今的丁点儿在汉源已有近万亩花椒基地。
这份让人上瘾的美味,也为丁点儿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转战复合调味料
让世界爱上川菜
干锅酱、椒麻鸡汁、青花椒麻辣酱……任康的办公室,陈列着各种各样复合调味料,作为丁点儿的品牌推荐官,他乐于向人介绍这些调味料背后的研发故事。
“我的大学专业是食品工程,喜欢的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纯物理工艺,拒绝人工合成。”在一次探访中,任康发现四川有生产橘子油的工厂,将橘皮以碱水浸泡后进行压榨,榨完就能分离。
以此为案例,他开始实验鲜花椒榨油,“就纯物理榨油,哪怕技术成本更高,但健康。”物理榨油技术的达成只是第一步,“油溶单纯做成水溶,风味是寡淡的,四川的椒麻鸡风味很好,为什么不尝试加入鸡肉风味?”丁点儿的王牌特色川调产品之一——椒麻鸡汁调味料至此诞生。
“如果我本来厨艺不是很好,但有了这些复合调味料,还是能做出一道美味的川菜。”在公开场合,任康多次提到自己的创业理念:让世界爱上川菜,让美味触手可及。
2024山东(乐陵)调味品博览会上,任康(右一)介绍公司产品
正是这样的理念,任康开始带领公司向生产复合调味料转型,研发了花椒油、藤椒油、椒麻鸡汁、青花椒麻辣酱在内的一系列椒麻风味产品。
守正与创新
味道与健康是行业核心
投身餐饮行业26年,任康认为,行业的核心始终是味道与健康。
采访中,任康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在丁点儿,员工有自己的“大食堂”,一日三餐不仅免费,使用的还都是自家生产的调味品,“吃自己做的,卖自己吃的,生产的东西自己先吃,才能守护住食品安全的底线。”
当下,“守正创新”是餐饮行业的发展常态。川味餐调的发展路径既要坚守麻香特色,也要持续挖掘新的风味组合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任康在分享他对川式餐调未来发展观念时提到,融合是常态,好吃是根本,线上做引流,健康是导向。
他表示,在川味中,“麻”作为花椒的独特风味常被“辣”所掩盖,实际上椒麻香气正成为融合菜系的重要底味,川味的差异化优势也体现在其麻香的复合味型。
正是这份对舌尖上美味的极致追求,让任康带领丁点儿致力于川菜标准化调味和川菜饮食文化研究,形成了以川味复合调味料、川味特色花椒油为主导的产品体系。同时,还保有“干锅酱开创者”及“干锅酱全国销量第一”双项认证,让丁点儿干锅酱在干锅酱品类有着核心影响力。
凭借在推动川菜风味标准化的重要贡献,任康也先后获得四川省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世界川菜领军人物、郫都区人民政府招商大使、中国川菜调味大师等30余项奖励和称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