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不谈了,要求中国先让步,外交部回复两个字大有深意
特朗普突然不谈了,要求中国先让步,外交部回复两个字大有深意
曹兴教授
突然之间,美方不再寻求和中国谈判?并且还重新找了十几个国家充当帮手。面对美方的持续施压,中方的两个字回应简单明了,大有深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于中美贸易问题,中方应该主动降温,成为首先迈出缓和步伐的一方。
他的理由是,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五倍,这种“不平衡”显然是不正常的,必须加以纠正。更具威胁性的是,他暗示美国已准备好一整套升级对抗的手段,其中甚至可能包括实施禁运。
在同一天,他还揭示了美国的另一个转变:美国已将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暂时搁置,转而寻求与其他15到18个国家建立新的贸易协议。
这一策略,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特朗普的某些操作。回顾过去,中美之间的针锋相对使得双方的关税税率分别攀升至145%和125%。
如何看待贝森特的表态?实际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70%,实际上源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业链布局,也就是说,他给出的理由纯粹就是瞎找借口。
而就在几天前,贝森特还在IMF和世界银行会议期间,与中国官员低调会面,讨论“金融稳定”议题。这种“斗而不破”的策略,无疑暴露了美国在极限施压与实际利益之间的犹豫不决。
美国想压制中国,但敢于这样做吗?
白宫前经济顾问说得好:“美国人最想念的还是中国产品。”所以说,如果真的实施禁运,美国产业链可能就此断裂。以中国为全球最大电子产品制造基地的背景下,苹果、特斯拉等巨头都有可能遭遇重创。很自然,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美国消费者所依赖的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将瞬间告急。
(美国人抢购中国全景相机)
对于贝森特的表态,中国显然不能坐视不理。巧合的是,贝森特发表言论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个硬核双语视频《不跪》。这一举动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压力的一次强烈反击。视频中反复强调“中国不跪!中国不退!”,这是对霸权主义的有力回击,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不屈脊梁”的信念。
(外交部发布双语视频《不跪》)
历史总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特朗普当初竖起高墙,意图封锁中国的发展。结果呢?中国乘势重塑全球贸易关系,并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认可并欢迎中国的发展模式。尽管特朗普千方百计地想遏制中国,却在无意中帮助中国壮大。原因简单明了:中方所走的道路,代表了正义与公平,因此更能赢得人心,而美国的单边主义则愈发孤立。
通过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以及中国坚定且精准的反击,世界开始看清谁才是真正的经济巨人。毫无疑问,是中国,而非美国。
世界的格局已经在悄然改变。对比一下美国简单粗暴的关税措施,和中国稳、准、狠、新的反应手段,能够清晰的发现,中国在用21世纪的科技和全产业链思维,来应对美国保守的关税壁垒,这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中国正在通过科技赋能的新方式,重新定义国际贸易规则。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恰恰是把路走窄了)
回过头来看,贝森特的表态不仅是对中国施压,也是对美国自身焦虑的体现。国际贸易关系复杂且多样化,美国试图通过简单的惩罚性措施,来重塑游戏规则无异于痴人说梦。全球化程度如此之深入,任何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都难以奏效。
总的来说,目前,美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特朗普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政策和国际战略定位。
一方面,继续沿用旧有的高压政策,很可能将自己推向孤岛,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寻求合作共赢的策略,才是走出困境的钥匙。毕竟,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整个世界,都需要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环境。撇开短期利益纷争不谈,共同繁荣才是长久之道。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美之间的博弈势必还会延续,但令人期待的是,中方已经找准了正确之路,就看美方会不会悬崖勒马,和我们相向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