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下通牒,巴拿马2字定性,李嘉诚收噩耗,长和找后路
最近,李嘉诚向美国贝莱德集团出售港口的交易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因多方审查暂缓签约。然而,美国显然等不及了,在美防长访问巴拿马前夕,李嘉诚收到噩耗:巴拿马政府认定长和集团运营港口涉嫌多项违规,拖欠超过20亿港元,可能收回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的经营权。这一事件背后,是美国对巴拿马的施压、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以及中美博弈的复杂局势。
首先,巴拿马政府用“违规”两字定性港口交易,明显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长和公司从1997年开始经营巴拿马运河港口,近三十年平安无事,却在特朗普2.0时期突然“翻车”。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特朗普上台前就曾暴露控制巴拿马运河的野心,将中国“控制”运河作为理由。今年二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时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让巴拿马远离中国。如今,美国防长再次访问,持续施压,巴拿马政府扛不住压力,拿长和集团“开刀”向美国示好,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暂缓交易到巴拿马宣布长和违规,仅间隔一个多星期,这显然不是巧合。在中美关税战激烈的背景下,巴拿马政府的行为就是美国遏华的阴谋。接下来的剧本很可能是:巴拿马政府收回港口经营权,象征性公开招标,美国贝莱德财团中标。而就在这两天,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中国船只征收美国港口停靠费。若李嘉诚将港口出售给贝莱德,特朗普的命令生效后,美国每年可从中国航运掠取巨额利益,甚至可能拒绝中国船只停靠,重创中国海上贸易。
对于长和公司来说,现在陷入内忧外困。国内面临官方审查,国外美国公司逼着签约,巴拿马政府又声称违规。长和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虽回应称运营合规,投资超过16.95亿巴波亚币(约17.3亿美元),远超协议要求,并提供了经济贡献数据,但美国想要的东西,总能找到“合理”理由。若巴拿马政府用“违规”无法解决问题,美国就会炮制“莫须有”的理由。
这一事件的本质是中美博弈的缩影。交易暂缓只是暂时,巴拿马运河港口案的结果才是关键。若巴政府以“违规”收回经营权,美国将复制此剧本对中方其他港口下手,最终将港口作为收割中国的筹码。因此,我们必须警惕美国的霸权行径,在中美博弈中保持清醒,不断“上下求索”。
这场闹剧的背后,是美国对全球关键航道的控制欲。从历史来看,美国曾长期控制巴拿马运河,直到1999年才移交主权。如今,美国试图通过政治施压、经济制裁甚至军事威胁,重新夺回运河控制权。而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巴拿马运河对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至关重要。长和集团的港口交易,看似商业行为,实则涉及地缘政治风险。
中国外交部已多次强调,中方尊重巴拿马主权,从未干涉运河事务。而美国却在联合声明中玩文字游戏,英文版遗漏承认巴拿马主权的内容,暴露其控制运河的野心。巴拿马政府虽在压力下配合美国,但也明确拒绝美军入驻,坚守主权红线。
对于中国而言,需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巩固“一带一路”成果,同时提升自身航运和造船业的竞争力。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得人心,其对中国船只的收费政策只会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损害各国利益。中国造船业的优势源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整,美国难以在短期内追赶。
总之,这场港口交易的背后,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的霸道行径终将自食其果,而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