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复工率高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 一季度,长春市项目投资提质增效
镜头一:
在宽城区,总投资 16.34 亿元的中粮油脂长春 60 万吨 / 年油料加工项目进展迅速,目前,临建办公区已搭设完成,油罐区土建施工基本完成,部分油罐开始制作建设,筒仓、榨油厂打桩已完成,厂前区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为东北市场提供稳定的油粕供应,建立配套油脂加工及包装油品生产能力,还将间接带动周边饲料、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东北综合性油脂油料加工基地。
镜头二:
汽开区凯源汽车部件项目建设也在同步加速。作为今年重点推进的当年摘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延链补链项目,目前,全部手续已办理完毕,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为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提升产能,该项目将打造集现代化制造与智能化仓储于一体的产业集约中心,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预计年内投产,达产后年产值超 2.5 亿元,将为我市汽车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5 年开局,长春市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一个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加速推进。
数据印证发展热度:一季度,长春市推动开复工 5000 万元以上项目 973 个、较年初计划多 273 个,开复工率达到 67.9%、高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6.3%,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 " 三驾马车 " 之一,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是经济发展的 " 稳定器 "。今年,长春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为总牵引,坚持 " 项目为王 ",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动力和首要支撑,推动全市投资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出 " 早 "" 优 "" 快 "" 实 " 四个特点,投资的韧性、潜力和活力持续显现,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幅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振兴画卷正在长春这片黑土上徐徐铺展。

项目投资启动早——
与时间赛跑的 " 长春节奏 "
元旦过后,在零下 20 摄氏度的严寒中,我市 116 个项目冬季不停工,迎寒而上,热火朝天,冬季施工项目数量创五年内新高,奏响了与时间竞速的序曲。
2 月 26 日,在长春市春季项目暨永春生物医药城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71 个重大项目一齐按下 " 开工键 ",全面吹响今年 "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 " 的冲锋号角。1 至 2 月,全市完成投资实现 24.5% 的高速增长,良好的开局为全年投资平稳运行注入了新动力。
3 月 28 日,在长春市一季度项目开工暨北湖未来科学城项目开工现场,大型施工机械一字排开、蓄势待发,建设者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大型展板排列整齐,向人们 " 解说 " 着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
随着一个个项目密集开工,新一轮项目开工热潮迅速掀起,超额完成了一季度开复工 700 个项目的目标,为一季度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做足支撑。与时间赛跑的 " 长春节奏 " 正化作奋进强音,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投资结构持续优——
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
在 "3 转、4 强、7 新 " 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下,长春市正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优势:传统产业 " 焕新 ",新兴产业 " 聚链 ",未来产业 " 育苗 ",将加快产业项目启动建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的核心动力,不断释放产业倍增效应。
看当下,建设热潮正劲。今年全市计划实施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超 55%,已然成为投资 " 主力军 "。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综合示范产业园区孕育现代农业新动能,长春国际航空展览中心(一期)为打造航空产业名片提供有力支撑,莲花山梦想国综合性文旅项目点亮城市文旅新名片 …… 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按下复工 " 快进键 ",推动全市一季度产业投资增速突破 40%,占比跃升至 50% 以上,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谋长远,发展根基更牢。在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储备清单里,产业项目占比超 60%,创近五年新高。先进制造业项目抢占智造高地,农业产业化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密码,文旅产业项目擦亮城市文化品牌,高技术产业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这些 " 含新量 "" 含绿量 "" 含金量 " 十足的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争先落位,为将来一段时期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打牢基础。如破土春笋,正以蓬勃之势生长,为投资结构与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筑牢根基。

重大项目建设快——
跑出春季施工 " 加速度 "
一大批重大项目加紧建设,工程 " 进度条 " 不断刷新,催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奔涌向前。
走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现场,智能机械臂灵活舞动,有序精准地开展焊接工作,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奥迪品牌在中国第一家专门用来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从去年 12 月开始正式批量生产,目前边建设边投产,让建设速度与市场脉搏同频共振。
交通项目建设同样快马加鞭。一小时经济圈高速公路环线项目积极推进,其中,农安至九台段、九台至伊通段已竣工通车,伊通至公主岭至农安段正加紧建设。作为串联主城区与周边市县的重大交通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激活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要素流动效率。
此外,长春市南部区域城中村改造、吉润净月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西部院区等一批民生保障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奋力跑出春季施工 " 加速度 "。

多维发力举措实——
护航项目建设行稳致远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务实举措作为支撑,从强规划、重服务、建机制、保要素等多个方面发力,切实有效地推动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长。
——坚持规划引领。
长春市坚持 " 以规划优布局、以项目促产业 ",通过系统性谋划和精准化施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项目高效实施,轨道交通 4 号线南延工程、长春市中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等 34 个已纳入 " 十四五 " 规划的 102 项重大工程全部完工;拟纳入国家 " 十五五 " 规划的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工程等 25 个重点谋划项目力争早启动,快建设。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长春 " 双城 " 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为集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永春生物医药城和北湖未来科学城已然成为投资热土,一批重大项目迎春破土,迸发出勃勃生机。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聚焦 "3 转、4 强、7 新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新赛道加快布局。今年一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增长 46.8%,占比突破 50%,全年产业投资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强化包保服务。
持续发挥市级领导高位统筹重要作用,择优筛选 100 个重大建设项目由 35 位市级领导包保推进,从谋划招商到竣工达产进行全链条全过程服务。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包保领导、项目秘书、项目单位强化三方联动,动态掌握包保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协调市县有关部门完善手续办理,推动加快建设。实地走访现场破题,力争达到 " 问题发现在现场、决策敲定在现场、解决落实在现场 "。形成合力专班推进。根据项目推进实际工作需要,临时召开由包保领导、部门、属地、项目单位参加的项目专班推进协调会,破解项目推进难题。
——完善工作机制。
健全问题破解机制,持续发挥 " 属地-部门-项目中心 " 三级问题破解机制作用,着力破解项目建设和项目谋划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强化定期通报机制,围绕项目开复工、项目谋划、投资完成、资金争取和支付等情况,定期开展市县两级通报,督后进、奖先进、促中间,切实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建立分级分类评价和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运用与 " 六个一批 " 等机制充分结合起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保障要素支撑。
长春市始终坚持 " 要素跟着项目走 " 理念,全方位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与服务保障。用地保障再加力,陆续推出一批优质地块,吸引好项目相继落位,激发市场活力。一季度,全市共出让工业用地 113.6 公顷、同比增长 231%,出让商住用地 51.4 公顷、同比增长 232%。审批保障再加速,进一步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实施 " 多审合一 ",建立 " 容缺受理 + 告知承诺 " 机制,对于重大项目开通 " 绿色通道 ",领办帮办,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资金保障再加码,紧盯政策导向,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加快拨付使用进度。同时推动市场化融资创新,设立长兴基金,探索 REITs 试点,推动新 PPP 模式,以融资组合拳为项目投资注入强劲活力。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